论技术·教育与人的发展——兼论教育领域的技术观

被引:6
作者
颜士刚
机构
[1]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关键词
技术; 教育; 人的发展; 技术化; 技术观; 人类学; 教育哲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0-057 [教育技术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长久以来,学界一直以"技术应用于教育"的逻辑来阐释技术对于教育的意义,但这种技术观显然不能诠释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对教育存在方式的深刻变革。究其原因,将技术置于"人之外"的技术界定方式是此逻辑产生的根源。采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分析方法,可以重新正确认识技术与教育及人的发展的关系。从人类学视野关注人类体内进化、社会人进化以及后人类进化的过程和结果来看,技术发展是推动人类进化的主因,这种认识从本体论上超越了技术"人之外"的界定方式;而教育哲学关于教育的本质与人的发展的论述,为阐释教育如何"使人成为人"的深刻内涵提供了认识论上的营养。以此本体论和认识论为基础,我们可以正确解读"人的技术化"与"社会的技术化"的内涵,以及合理澄清两者遭遇诟病的症结。由此我们认为,人与社会的"技术化"是一种历史与现实的必然选择,技术是教育的存在方式,从来就没有外在于教育。以此技术观为出发点,反思我国教育技术的实践,可以梳理出"修旧如旧"和"以旧换新"两种实践形式。"修旧如旧"是落后技术观在实践中的反映,只有"以旧换新"才能逐步有效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6+32 +3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信息技术影响教育发展的历史、原因及趋向 [J].
颜士刚 .
电化教育研究, 2009, (12) :10-15
[2]   人的技术化之合理性辩护 [J].
李美凤 ;
李艺 .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8, (01) :66-70+112
[3]   “信息人假说”的当代建构 [J].
余潇枫 ;
张彦 .
学术月刊, 2007, (02) :17-23
[4]   “后人类”进化 [J].
张之沧 .
江海学刊, 2004, (06) :5-10+222
[5]   广义教育技术定位的确立 [J].
刘美凤 .
中国电化教育, 2003, (06) :9-16
[6]   技术起源问题探幽 [J].
王伯鲁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03) :44-47
[7]  
技术困境及其超越[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王伯鲁, 2011
[8]  
信息主义[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肖峰, 2010
[9]  
技术的教育价值论[M]. 教育科学出版社 , 颜士刚, 2010
[10]  
技术生存论[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王能东,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