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人水和谐——太湖淮河流域生态转型的契机与类型研究

被引:36
作者
陈阿江
机构
[1] 河海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生态转型; 生态利益先觉; 生态利益后觉;
D O I
10.13858/j.cnki.cn32-1312/c.2009.04.010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认识生态转型的"拐点"及生态转型的过程及基本特征,对水污染的治理具有十分的意义。通过对课题组所做的太湖流域、淮河流域的调查案例进行梳理、分析,发现污染企业"拐点"重要,与是否污染、污染的程度及普通村民的抗争关系不大,而与其社会影响程度密切相关;没有生态自觉的企业,即使被迫转变而后仍可能继续污染环境;与其不同,有些企业因为内部或外部的原因,开始形成"生态利益自觉"意识,并在实践中取得成效;另一些企业则主动利用"生态"中隐含的技术效益和市场机遇发展生态产业。"生态精英"的引领在生态转型中扮演重要角色。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从“大养蟹”到“养大蟹”的环境社会学分析——兴村个案研究 [J].
陈涛 .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10 (04) :25-29+95
[2]   论人水和谐 [J].
陈阿江 .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10 (04) :19-24+94
[3]   生态现代化视角下对皖南农村发展的实证研究——兼论当代中国生态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J].
陈涛 .
现代经济探讨, 2008, (07) :37-41
[4]   “美美与共”和人类文明(下) [J].
费孝通 .
群言, 2005, (02) :13-16
[5]   “美美与共”和人类文明(上) [J].
费孝通 .
群言, 2005, (01) :17-20
[6]   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关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经验分析 [J].
陈华文 ;
刘康兵 ;
不详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02) :87-94
[7]   陕西省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相关性分析 [J].
李 义 ;
王建荣 .
统计与决策, 2002, (06) :35-35
[8]   北京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计量模型研究 [J].
吴玉萍 ;
董锁成 ;
宋键峰 .
地理研究, 2002, (02) :239-246
[9]   一种新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浙江省工业化进程中经济增长与环境变迁的关系研究 [J].
沈满洪 ;
许云华 .
浙江社会科学, 2000, (04) :53-53
[10]   中国环境政策的总体评价 [J].
张晓 .
中国社会科学, 1999, (03) :8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