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秦岭宝丰盆地大营组火山岩SHRIMP定年及其意义

被引:27
作者
谢桂青 [1 ]
毛景文 [2 ]
李瑞玲 [3 ]
叶会寿 [2 ]
张毅星 [4 ]
万渝生 [5 ]
李厚民 [2 ]
高建京 [1 ]
郑熔芬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3]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4] 河省省地质调查院
[5]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锆石SHRIMP U-Pb; 大营组; 宝丰盆地; 东秦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宝丰盆地是东秦岭北部的重要火山岩盆地,主要发育早白垩世大营组火山岩,熔岩主体为玄武质粗面安山岩和粗面安山岩,为钾玄质火山岩,具有较高Na2O+K2O(8.04%~9.37%)、富集大离子亲石和轻稀土而亏损高场强元素特征,同位素(87Sr/86Sr)i和(143Nd/144Nd)i分别为0.7067~0.7079和0.5117~0.5118。本文在总结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应用SHRIMP锆石微区U-Pb测年技术对大营组玄武质粗面安山岩和粗面安山岩进行了精确测年,结果表明:玄武质粗面安山岩中锆石粒度较细且较少,阴极发光图像未显示明显环带结构,2个点SHRIMP谐和年龄为148.5~132.4Ma,可能代表残留锆石年龄。粗面安山岩中存在大量的锆石,大多数锆石的阴极发光图像显示明显的环带结构,暗示它们为岩浆成因的锆石,14个点SHRIMP谐和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17±2Ma(MSWD=1.3)。结合区域资料分析表明:东秦岭宝丰盆地火山岩形成于早白垩世(117±2Ma),与A型东沟花岗斑岩和太山庙花岗岩基、新发现的东沟和汤家坪斑岩钼矿的形成时代相当。秦岭造山带及邻区陆内造山深部过程存在俯冲组分,造山结束于早白垩世晚期,岩石圈伸展有助于下地壳拆沉作用。这些认识将为理解秦岭-大别造山带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信息。
引用
收藏
页码:2387 / 239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 [1] 河南商城县汤家坪钼矿辉钼矿铼-锇同位素年龄及地质意义
    杨泽强
    [J]. 矿床地质, 2007, (03) : 289 - 295
  • [2] 东秦岭东沟超大型斑岩钼矿SHRIMP锆石U-Pb和辉钼矿Re-Os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叶会寿
    毛景文
    李永峰
    郭保健
    张长青
    刘王君
    闫全人
    刘国印
    [J]. 地质学报, 2006, (07) : 1078 - 1088
  • [3] 华北克拉通南缘早白垩世中基性火山岩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李晓勇
    范蔚茗
    王岳军
    夏斌
    范立勇
    [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6, (02) : 220 - 230
  • [4] 中国北方中生代大规模成矿作用的期次及其地球动力学背景
    毛景文
    谢桂青
    张作衡
    李晓峰
    王义天
    张长青
    李永峰
    [J]. 岩石学报, 2005, (01) : 171 - 190
  • [5] 熊耳群火山岩锆石SHRIMP年代学研究:对华北克拉通盖层发育初始时间的制约
    赵太平
    翟明国
    夏斌
    李惠民
    张毅星
    万渝生
    [J]. 科学通报, 2004, (22) : 2342 - 2349
  • [6] 东秦岭深源浅成型花岗岩的成矿作用及地质构造背景
    卢欣祥
    于在平
    冯有利
    王义天
    马维峰
    崔海峰
    [J]. 矿床地质, 2002, (02) : 168 - 178
  • [7] 豫西新生代基性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源区性质
    周文戈
    张本仁
    赵志丹
    谢鸿森
    [J]. 矿物岩石, 1998, (03) : 3 - 5
  • [8] Zircon U–Pb age; element and C–O isotope geochemistry of post-collisional mafic-ultramafic rocks from the Dabie orogen in east-central China.[J].Zi-Fu Zhao;Yong-Fei Zheng;Chun-Sheng Wei;Yuan-Bao Wu;Fukun Chen;Bor-ming Jahn.LITHOS.2005, 1
  • [9] Natur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Early Cretaceous giant igneous event in eastern China.[J].Fu-Yuan Wu;Jing-Qian Lin;Simon A. Wilde;Xiao'Ou Zhang;Jin-Hui Yang.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2005, 1
  • [10] Nature of the Mesozoic lithospheric mantle and tectonic decoupling beneath the Dabie Orogen; Central China: Evidence from 40 Ar/ 39 Ar geochronology; elemental and Sr–Nd–Pb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early Cretaceous mafic igneous rocks.[J].Yuejun Wang;Weiming Fan;Touping Peng;Hongfu Zhang;Feng Guo.Chemical Geology.200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