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地区土地城镇化水平差异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23
作者
卢新海 [1 ,2 ]
柯楠 [1 ]
匡兵 [1 ]
韩璟 [1 ]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土地城镇化; 人口城镇化; 中部地区; 城市建成区; 土地利用; 产业结构;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9.04.023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以中部地区80个地级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核密度估计、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空间计量模型,探究中部地区地级以上城市2000—2016年土地城镇化水平差异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中部地区土地城镇化水平总体上呈上升态势,平均值从2000年的0.66%增长到2016年的1.36%,且城市间差距逐渐加剧。②中部地区土地城镇化水平表现出显著的全局空间正自相关性,并呈现由强集聚向弱集聚转化的演变特征;其空间集聚形态可分为"高—高"集聚型、"高—低"极化型、"低—高"塌陷型、"低—低"均质型4种类型,不同类型城市的分布特征存在差异。③中部地区土地城镇化水平冷热点区的空间分布具有相对稳定性,大致呈现出"东热西冷"的空间分布状态。④中部地区土地城镇化水平差异受到人口规模、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共同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92 / 19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重庆市不同尺度土地城镇化格局特征及其成因 [J].
刘燕 ;
杨庆媛 ;
何建 ;
何星 ;
杨丽娜 .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40 (09) :124-132
[2]   河南省县域尺度城镇化协调发展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 [J].
范昕 ;
李江风 ;
陈万旭 ;
朱丽君 ;
韦启杰 ;
林正松 .
水土保持研究, 2018, (04) :309-316
[3]   长江经济带土地城镇化时空格局及其驱动力研究 [J].
张立新 ;
朱道林 ;
杜挺 ;
谢保鹏 ;
郭稷桁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 26 (09) :1295-1303
[4]   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关系——以中原经济区为例 [J].
张鹏岩 ;
杨丹 ;
李二玲 ;
李颜颜 .
经济地理, 2017, 37 (08) :145-154
[5]   中国城镇化的地域非均衡及其动态演进——来自基尼系数及核密度估计的经验证据 [J].
陈利 ;
朱喜钢 .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7, 32 (05) :76-84
[6]   基于DEA-Tobit两步法的城镇化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从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的视角 [J].
王晓云 ;
杨秀平 ;
张雪梅 .
生态经济, 2017, 33 (05) :29-34
[7]   长江经济带PM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J].
杨冕 ;
王银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 27 (01) :91-100
[8]   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对流通业产出效率影响的空间计量分析 [J].
柳思维 ;
周洪洋 .
经济地理, 2016, 36 (12) :51-59
[9]   中国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分布动态演进 [J].
匡兵 ;
卢新海 ;
周敏 .
中国土地科学, 2016, 30 (10) :47-54
[10]   基于ESDA-GWR的浙江省土地城镇化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J].
俞振宁 ;
吴次芳 .
中国土地科学, 2016, 30 (03) :2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