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三个问题——一种教育社会学分析的视角
被引:3
作者
:
王晓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王晓慧
机构
:
[1]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来源
: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
2011年
/ 01期
关键词
: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
生源减少;
国家观念;
公民意识;
D O I
:
10.13784/j.cnki.22-1299/d.2011.01.011
中图分类号
:
G63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
04 ;
0401 ;
摘要
:
农村税费改革后,地方教育财政紧张以及由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与农民生育观念变迁所导致的生源数量减少,是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两个非常重要的宏观原因。除微观层面的问题外,更为宏观层面的问题是农村学校的取消意味着国家权力的退出,农民失去了继撤村并组后的又一连接国家的有效桥梁。适当保留农村学校在村落的存在,对于培育农民的民族国家观念与现代公民意识以及型塑新型农民,其现实意义与象征意义均极为重大。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成效、问题及对策——基于中西部地区6省区的调查与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范先佐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郭清扬
.
教育研究,
2009,
(01)
:31
-38
[2]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对教育公平的损伤及补偿策略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芬芬
.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8,
(19)
:31
-34
[3]
教育公平视野中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
[J].
王嘉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王嘉毅
;
吕晓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吕晓娟
.
甘肃社会科学,
2007,
(06)
:85
-88
[4]
教学点:何去何从?——关于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一项质的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冉芸芳
;
王一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王一涛
.
江西教育科研,
2007,
(05)
:32
-34
[5]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困境与出路
[J].
吴宏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吴宏超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02)
:135
-139
[6]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原因、动力及方式选择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范先佐
.
教育与经济,
2006,
(01)
:26
-29
[7]
村落中的“国家”.[M].李书磊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
1
→
共 7 条
[1]
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成效、问题及对策——基于中西部地区6省区的调查与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范先佐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郭清扬
.
教育研究,
2009,
(01)
:31
-38
[2]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对教育公平的损伤及补偿策略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芬芬
.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8,
(19)
:31
-34
[3]
教育公平视野中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
[J].
王嘉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王嘉毅
;
吕晓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吕晓娟
.
甘肃社会科学,
2007,
(06)
:85
-88
[4]
教学点:何去何从?——关于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一项质的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冉芸芳
;
王一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王一涛
.
江西教育科研,
2007,
(05)
:32
-34
[5]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困境与出路
[J].
吴宏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吴宏超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02)
:135
-139
[6]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原因、动力及方式选择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范先佐
.
教育与经济,
2006,
(01)
:26
-29
[7]
村落中的“国家”.[M].李书磊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