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的创新及其启示——基于五轮(1996-2016)教育技术发展规划的比较与分析
被引:16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媛媛
[
1
]
何高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外语系
何高大
[
2
]
机构
:
[1]
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外语系
[2]
不详
来源
:
远程教育杂志
|
2016年
/ 35卷
/ 02期
关键词
:
教育技术;
NETP 2016;
教育信息化;
分析与借鉴;
D O I
:
10.15881/j.cnki.cn33-1304/g4.2016.02.002
中图分类号
: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G571.2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美国教育部公布了2016《国家教育技术计划》(NETP 2016),引发全球教育界尤其是教育技术界的关注。该计划从学习、教学、领导、评价、基础设施五个领域展开阐述,重塑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通过比较美国不同时期五轮国家教育技术发展规划,分析它们不同的侧重点,从而深刻理解美国教育技术发展规划。这不仅有益于我国教育技术界把握世界教育技术动态与热点,而且也为我国教育技术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借鉴。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美国“连接教育计划”解读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程文
[J].
世界教育信息,
2015,
28
(09)
: 43
-
48
[2]
未来教室 未来教师 未来教育 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变革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宗凯
[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4,
(11)
: 6
-
11
[3]
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何克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何克抗
[J].
课程教材.教法 . ,
2014,
(02)
: 58
-
62+67
[4]
2010年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访美国密歇根大学拜瑞·费舍曼(Barry Fishman)博士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宝辉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颖
张金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
张金磊
马小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
马小强
[J].
中国电化教育,
2013,
(06)
: 9
-
14
[5]
TPACK——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途径与方法研究的新发展(上)
何克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何克抗
[J].
电化教育研究,
2012,
33
(05)
: 5
-
10
[6]
教学革新的先决条件:教师的专业准备和有效连接——《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2010》解读之四:教学篇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钟丽楠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海
王以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
东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王以宁
[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1,
(11)
: 101
-
103
[7]
关于《美国2010国家教育技术计划》的学习与思考
何克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何克抗
[J].
电化教育研究,
2011,
(04)
: 8
-
23
[8]
2010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及其启示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育桂
佘燕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佘燕云
[J].
远程教育杂志,
2010,
28
(04)
: 47
-
50
[9]
诠释美国教育技术计划2010[M].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 岑健林, 2011
←
1
→
共 9 条
[1]
美国“连接教育计划”解读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程文
[J].
世界教育信息,
2015,
28
(09)
: 43
-
48
[2]
未来教室 未来教师 未来教育 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变革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宗凯
[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4,
(11)
: 6
-
11
[3]
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何克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何克抗
[J].
课程教材.教法 . ,
2014,
(02)
: 58
-
62+67
[4]
2010年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访美国密歇根大学拜瑞·费舍曼(Barry Fishman)博士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宝辉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颖
张金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
张金磊
马小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
马小强
[J].
中国电化教育,
2013,
(06)
: 9
-
14
[5]
TPACK——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途径与方法研究的新发展(上)
何克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何克抗
[J].
电化教育研究,
2012,
33
(05)
: 5
-
10
[6]
教学革新的先决条件:教师的专业准备和有效连接——《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2010》解读之四:教学篇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钟丽楠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海
王以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
东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王以宁
[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1,
(11)
: 101
-
103
[7]
关于《美国2010国家教育技术计划》的学习与思考
何克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何克抗
[J].
电化教育研究,
2011,
(04)
: 8
-
23
[8]
2010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及其启示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育桂
佘燕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佘燕云
[J].
远程教育杂志,
2010,
28
(04)
: 47
-
50
[9]
诠释美国教育技术计划2010[M].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 岑健林, 2011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