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源头区农林复合景观变化对土壤侵蚀强度的影响

被引:6
作者
刘洋 [1 ,2 ,3 ]
李春阳 [1 ]
龙翼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3] 西南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4]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基金
芬兰科学院;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植被; 土壤侵蚀强度; 农林复合景观; 岷江源头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研究植被景观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对旨在控制水土流失的流域生态恢复工作来说十分重要。该文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对岷江源头区的农林复合景观和土壤侵蚀强度的变化进行分析,并从景观角度分析了该区域农林复合景观变化对土壤侵蚀强度变化的影响。从不同景观类型对土壤侵蚀强度的控制能力大小看:针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灌丛>草地>农用地。对于除农用地以外的其他植被景观类型来说,增加其平均斑块面积和形状的复杂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土壤侵蚀强度。而对于农用地来说,斑块形状的简单化以及均匀镶嵌的分布形式则是减少土壤侵蚀强度的有效手段。
引用
收藏
页码:232 / 23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红壤坡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蒸发和植被蒸腾规律研究 [J].
王晓燕 ;
陈洪松 ;
王克林 .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12) :41-45
[2]   岷江上游农林复合景观管理优先度评价 [J].
胡志斌 ;
何兴元 ;
李月辉 ;
朱教君 ;
李小玉 ;
穆阳 ;
关竹心 .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12) :63-69+326
[3]   岷江源头区水土流失模拟计算与动态分析 [J].
刘洋 ;
王桂晨 .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07, (01) :67-70
[4]   岷江源头区植被景观变化及驱动因子分析 [J].
刘洋 ;
李开源 ;
李勇 .
人民长江, 2007, (01) :108-110+131
[5]   植被与水土流失关系研究进展 [J].
徐宪立 ;
马克明 ;
傅伯杰 ;
刘宪春 ;
黄勇 ;
祁建 .
生态学报, 2006, (09) :3137-3143
[6]   岷江上游景观格局及生态水文特征分析 [J].
李崇巍 ;
刘世荣 ;
孙鹏森 ;
葛剑平 .
生态学报, 2005, (04) :691-698
[7]   景观生态学——概念与理论 [J].
邬建国 .
生态学杂志, 2000, (01) :42-52
[8]   水土流失定量遥感方法及其应用的研究 [J].
卜兆宏 ;
孙金庄 ;
周伏建 ;
唐万龙 ;
席承藩 .
土壤学报, 1997, (03) :235-245
[9]   USLE方程在我省生态型建设项目环评中的应用 [J].
陈振金 ;
刘用清 ;
郑大增 .
福建环境, 1995, (02) :12-14
[10]  
Meso-scale landscape analysis based on landscape balance investigations: problems and hierarchical approaches for their resolution[J] . Uta Steinhardt,Martin Volk.Ecological Modelling . 200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