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夏季降水及相关大气环流场未来变化的预估及不确定性分析

被引:17
作者
陈活泼 [1 ,2 ,3 ]
孙建奇 [1 ,2 ]
陈晓丽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竺可桢-南森国际研究中心
[2] 中国科学院气候变化研究中心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4] 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境发展中心
关键词
降水; 大气环流; 预估; 不确定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IPCCAR4)的15个耦合气候模式在不同排放情景下的模拟结果,对我国夏季降水及相关大气环流场的未来时空变化特征与模式之间的不确定性作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我国夏季降水表现出较强的局地特征。其中,我国东部和高原地区的降水在21世纪表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而且这种趋势随着变暖的加剧而增强,同时模式模拟结果之间的一致性也更好,表明这一结果的可信度较高。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我国新疆南部地区表现为持续的降水减少趋势,而我国西南地区夏季降水的变化则呈现出先减少(21世纪初)后增加的特征,不同模式对降水这些局地特征的模拟也都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其他地区夏季降水在21世纪的变化不大,同时模式模拟的一致性也较差。多模式模拟的我国未来百年夏季降水的这些变化特征在温室气体高、中、低不同排放情景下基本一致,A2情景预估结果变化最大,A1B次之,B1相对最小。东亚夏季大气环流场的预估结果显示,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大部分模式的模拟结果都表明,东亚夏季风环流有所增强,从而使得由低纬度大洋和南海地区向我国大陆的水汽输送增加,造成该地区大气含水量的增多,从而为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降水的增加提供有利条件。此外,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持续增强,其变化对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降水的影响程度和范围也明显增大。这些环流场及其不确定性的分析结果进一步加强了我国夏季降水未来变化预估结果的可信度。
引用
收藏
页码:171 / 18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未来百年东亚夏季降水和季风预测的研究 [J].
孙颖 ;
丁一汇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9, 39 (11) :1487-1504
[2]  
How the “Best” Models Project the Future Precipitation Change in China[J]. 陈活泼,孙建奇.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09(04)
[3]   Projecting the Summer Climate of China's mainland in the Middle 21st Century: Will the Droughts in North China Persist? [J].
LI Shuanglin Nansen-Zhu International Research Centre (NZC) .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2008, 1 (01) :12-17
[4]   IPCC AR4气候模式对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变化的模拟性能评估 [J].
孙颖 ;
丁一汇 .
气象学报, 2008, (05) :765-780
[5]   几年来我国气候年际变异和短期气候预测研究的一些新成果 [J].
王会军 ;
孙建奇 ;
郎咸梅 ;
陈丽娟 ;
符伟伟 .
大气科学, 2008, (04) :806-814
[6]   阿拉伯半岛-北太平洋型遥相关及其与亚洲夏季风的关系 [J].
孙建奇 ;
袁薇 ;
高玉中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8, (06) :750-762
[7]   全球海气耦合模式对东亚季风降水模拟的检验 [J].
张莉 ;
丁一汇 ;
孙颖 .
大气科学, 2008, (02) :261-276
[8]  
Interdecadal Variability of the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in an AGCM[J]. 韩晋平,王会军.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07(05)
[9]   20世纪后期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减弱的自然属性 [J].
姜大膀 ;
王会军 .
科学通报, 2005, (20) :74-80
[10]   SRES A2情景下中国气候未来变化的多模式集合预测结果 [J].
姜大膀 ;
王会军 ;
郎咸梅 .
地球物理学报, 2004, (05) :777-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