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与“共”的异同看公共管理的基本特征及其实现形式

被引:1
作者
王乐夫
机构
[1] 广州中山大学
关键词
“公”与“共”; 公共管理; 治理;
D O I
10.13895/j.cnki.jimufe.2006.02.014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文章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角度区分了“公”与“共”的异同,由此出发把公共管理的基本特征归纳为管理主体的多元化、管理基础的社会化、管理结果的责任性及管理过程的互动性等四个方面。最后,建立在公共管理基本特征基础之上,提出治理是公共管理实现的最佳形式。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公共性:公共管理研究的基础与核心 [J].
王乐夫 ;
陈干全 .
社会科学, 2003, (04) :67-74
[2]   论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区别与互动 [J].
王乐夫 .
管理世界, 2002, (12) :48-51
[3]   论中国政府职能社会化的基本趋向 [J].
王乐夫 ;
李珍刚 .
学术研究, 2002, (11) :92-97+105
[4]   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及其与社会性之异同析 [J].
王乐夫 ;
陈干全 .
中国行政管理, 2002, (06) :12-15
[5]   全球治理引论 [J].
俞可平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2, (01) :20-32
[6]   论公共管理的社会性内涵及其他 [J].
王乐夫 .
政治学研究, 2001, (03) :78-84
[7]   转型经济国家中的“第三部门”发展:对中国现实的解释 [J].
熊跃根 .
社会学研究, 2001, (01) :89-100
[8]   公共性:政府财政活动的价值基础 [J].
孙柏瑛 .
中国行政管理, 2001, (01) :23-26
[9]   理念·职能·方式——我国地方行政机构改革面临的三个转变 [J].
刘熙瑞 .
人民论坛, 2000, (07) :9-11
[10]   责任政府论 [J].
张成福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0, (02) :7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