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歌海盆地流体势场演化对天然气运聚的控制

被引:5
作者
金博
刘震
何汉漪
李绪深
机构
[1] 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海石油研究中心,中海石油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北京,北京,北京,广东湛江
关键词
莺歌海盆地; 流体势; 地层压力; 孔隙度; 埋藏深度; 天然气运移; 天然气聚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首先建立莺歌海盆地受埋藏深度和时间双重因素控制的孔隙度演化函数,然后利用该孔隙度函数求出地层古厚度和古埋深;选取“改进的Phillipone公式”压力计算模型预测出古地层压力,并通过实测地层压力对其进行误差校正;最后根据古埋深和古地层压力计算古流体势。通过综合分析成藏期至今的流体势场演化过程,发现流体势场演化及分布特征对天然气运移聚集的控制在不同地区、不同层位有明显差异。总体上讲,坳陷区生成的天然气有向低势区聚集的趋势,东方1-1构造带和莺东斜坡带为天然气运聚的有利区带。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2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准噶尔盆地东部流体势场演化对油气运聚的控制 [J].
刘震 ;
金博 ;
韩军 ;
关强 ;
李培俊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4) :59-63+112
[2]   沉积盆地地层古埋深的恢复 [J].
邵新军 ;
刘震 ;
崔文富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9, (03) :3-5
[3]  
石油地质学.[M].张厚福等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
[4]  
储层地震地层学.[M].刘震编著;.地质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