簇毛麦基因组特异DNA序列标记的建立和应用

被引:3
作者
迟世华
杨足君
冯娟
周建平
刘成
任正隆
机构
[1] 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关键词
簇毛麦属; RAPD; 基因组特异性DNA片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建立簇毛麦基因组特异DNA序列的分子标记,以普通小麦中国春、绵阳11、川农17和R111以及多年生簇毛麦、硬粒小麦-多年生簇毛麦双二倍体TDB-3为材料,用120条随机引物进行RAPD分析,筛选出一个多年生簇毛麦的特异性RAPD片段,克隆测序表明该片段全长为937 bp(记为OPM2937)。以OPM2937的DNA序列为基础设计了一对特异引物,并用该特异引物对多年生簇毛麦、二倍体簇毛麦以及中国春-二倍体簇毛麦附加系CSDA1VCSDA7V与小麦-多年生簇毛麦衍生后代进行了扩增,结果表明,凡具有簇毛麦染色体的材料均可扩增出目标DNA片段,而不具簇毛麦染色体的材料均未能得到扩增。将OPM2937在NCBI中进行序列比对,发现它是一个新的序列,说明OPM2937为簇毛麦基因组的一个特异序列,该DNA序列标记可用于快速跟踪检测小麦背景中的簇毛麦染色体。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原位杂交鉴定导入小麦的多年生簇毛麦染色质 [J].
杨足君 ;
冯娟 ;
周建平 ;
刘成 ;
任正隆 .
西南农业学报, 2005, (05) :106-109
[2]   小麦Wx-A1和Wx-D1位点的PCR分子标记 [J].
刘迎春 ;
朱惠兰 ;
程顺和 ;
马正强 .
麦类作物学报, 2005, (01) :1-5
[3]   簇毛麦基因组特异性PCR标记的建立和应用 [J].
刘守斌 ;
唐朝晖 ;
尤明山 ;
李保云 ;
宋建民 ;
刘广田 .
遗传学报, 2003, (04) :350-356
[4]   小麦及其近缘种中基因组特异性DNA重复序列的研究进展 [J].
白建荣 ;
贾旭 ;
王道文 .
遗传, 2002, (05) :595-600
[5]   簇毛麦染色体组特异性RAPD标记的筛选、定位和应用 [J].
刘守斌 ;
唐朝晖 ;
尤明山 ;
李保云 ;
毛善锋 ;
宋建民 ;
刘广田 .
遗传学报, 2002, (05) :453-457
[6]   黑麦1R染色体特异性PCR引物的分子证据 [J].
王二明 ;
邢宏燕 ;
张文俊 ;
文玉香 ;
魏荣瑄 .
植物学报, 1999, (06) :44-48
[7]   E和St基因组特异RAPD片段在部分小麦族植物中的分布 [J].
张学勇 ;
董玉琛 ;
李培 .
遗传学报, 1998, (02) :38-48
[8]   RAPD技术进展及其在小麦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综述) [J].
王冰冰 ;
孙宝启 .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1997, (03) :25-31
[9]   新合成的小麦遗传资源——几种多倍体小簇麦 [J].
蒋华仁 ;
戴大庆 ;
孙东发 ;
肖世和 .
中国农业科学, 1992, (01) :8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