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对土壤温度、根际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145
作者
杨滨娟 [1 ]
黄国勤 [1 ]
钱海燕 [2 ,3 ]
机构
[1] 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3] 不详
关键词
秸秆还田; 不同比例化肥; 土壤温度; 根际; 微生物; 酶活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4.1 [土壤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单施秸秆为对照,研究秸秆还田配施不同比例化肥对土壤温度、土壤根际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水稻不同生育期,与对照相比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各处理在8:00和20:00均提高了土壤温度,而在14:00降低了土壤温度。从地温日较差分析可知,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处理的整日地温变化幅度低于对照,且差异显著。此外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处理与对照间的差距逐渐减少,调温作用逐渐减弱。(2)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各处理能够增加根际土壤总细菌、放线菌、真菌、氨氧化细菌、好气性自生固氮菌、亚硝酸细菌、磷细菌和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的数量,但普遍区组间差异不显著。除了秸秆还田配施低量NP处理(SNP1,秸秆3 000 kg hm-2+N 150 kg hm-2+P2O575 kg hm-2)以外,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各处理的过氧化氢酶、脲酶、转化酶活性均高于对照,但区组间均未达到显著差异。因此,秸秆还田配施化肥能合理调节土壤温度,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的数量与活性,有利于土壤生态环境的改善,其中秸秆还田配施NPK处理(SNPK1,秸秆3 000 kg hm-2+N 150 kg hm-2+P2O575 kg hm-2+K2O 37.5 kg hm-2;SNPK2,秸秆3 000 kg hm-2+N 225 kg hm-2+P2O5112.5 kg hm-2+K2O 56.3 kg hm-2)效果最为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150 / 15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 [1] 秸秆还田及其研究进展
    杨滨娟
    钱海燕
    黄国勤
    樊哲文
    方豫
    [J]. 农学学报, 2012, 2 (05) : 1 - 4+28
  • [2] 稻草还田配施催腐菌剂对晚稻根际土壤微生物与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
    倪国荣
    涂国全
    魏赛金
    吴建富
    石庆华
    潘晓华
    [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2, 31 (01) : 149 - 154
  • [3] 秸秆还田对稻田生态系统环境质量影响的初步研究
    杨滨娟
    黄国勤
    钱海燕
    樊哲文
    方豫
    [J].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02) : 200 - 208
  • [4] 稻草还田对油菜生长、土壤温度及湿度的影响
    苏伟
    鲁剑巍
    周广生
    李小坤
    李云春
    刘晓伟
    [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1, 17 (02) : 366 - 373
  • [5] 不同耕作方式麦田土壤温度及其对气温的响应特征——土壤温度日变化及其对气温的响应
    陈继康
    李素娟
    张宇
    陈阜
    张海林
    [J]. 中国农业科学 , 2009, (07) : 2592 - 2600
  • [6] 保护性耕作方式下土壤养分、微生物及酶活性研究
    张星杰
    刘景辉
    李立军
    段宇坤
    王智功
    苏顺和
    [J]. 土壤通报, 2009, 40 (03) : 542 - 546
  • [7] 稻草覆盖对红壤旱地土壤温度和水分的调控效应
    苏衍涛
    王凯荣
    刘迎新
    谢小立
    [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8, (02) : 670 - 676
  • [8] 不同根系土壤温度对烤烟生理生态的影响
    易建华
    贾志红
    孙在军
    [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 (01) : 62 - 66
  • [9] 稻草覆盖还田晚稻免耕节水栽培技术应用研究
    肖国华
    欧阳先辉
    陈同旺
    刘万成
    姜文军
    奉爱金
    [J]. 作物研究, 2006, (03) : 220 - 222
  • [10] 有机农业施肥方式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研究
    李东坡
    武志杰
    陈利军
    [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5, (02) : 99 -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