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风沙灾害危险性评价

被引:41
作者
徐海量
陈亚宁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风沙灾害; 危险性评价;
D O I
10.13577/j.jnd.2003.0207
中图分类号
X43 [自然灾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考虑到风沙灾害的发生与发展不仅与风沙灾害天气有关 ,还与其影响区的自然及社会经济状况有关 ,因此本文结合新疆的实际情况 ,以承灾体指数CH 和灾次指数ZC 的变化分析了塔里木盆地风沙灾害的空间分异规律。从ZC 的变化规律看 ,基本为由荒漠区向草原牧区、农牧交错区到农区的递减走势 ;从CH 的变化看 ,基本以库尔勒市、阿克苏市和喀什市为三个中心向四周递减的变化趋势 ,说明CH 和ZC 指数在空间分异上存在明显的错位。在此基础上 ,构建了风沙灾害危险性评价模型 ,它能综反映一个研究区的风沙致灾强度和承灾强度。研究结果表明 ,塔里木盆地南部以和田为中心的区域是风沙灾害最严重的地区和沙尘暴的起源地 ,而盆地中最大的城市———喀什市和最大的农业县———萨车县则是风沙灾害危险性最高的地区。这一结论与塔里木盆地风沙灾害的实际情况基本一致 ,说明用危险性指数DX 来表示研究区的风沙灾害危险性是可行的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3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 [1] 中国塔里木河水资源与生态问题研究.[M].宋郁东等编著;.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
  • [2] 塔里木河中下游实地踏勘报告.[M].刘晏良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 [3] 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环境与管理.[M].毛德华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
  • [4] 新疆资源经济数据对比分析.[M].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整治农业区划局编;.中国计划出版社.1990,
  • [5] 灰色系统基本方法.[M].邓聚龙著;.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7,
  • [6] 基于灰色理论的铁路水害危险度计算模型
    杨思全
    陈亚宁
    王昂生
    李卫红
    [J]. 自然灾害学报, 2002, (02) : 119 - 124
  • [7] 近50年来中国北方沙尘暴的分布及变化趋势分析
    钱正安
    宋敏红
    李万元
    [J]. 中国沙漠, 2002, (02) : 10 - 15
  • [8] 2000年中国风沙灾害的时空格局与危险性评价
    王静爱
    徐伟
    史培军
    武双情
    顾晓鹤
    温庆可
    [J]. 自然灾害学报, 2001, (04) : 1 - 7
  • [9] 甘肃河西地区土地荒漠化的现状、成因及其防治
    高志海
    丁峰
    魏怀东
    [J]. 自然灾害学报, 2001, (04) : 70 - 75
  • [10] 基于模糊马尔可夫链状原理的灾害预测──以新亚欧大陆桥新疆段为例
    徐海量
    陈亚宁
    [J]. 自然灾害学报, 2001, (04) : 100 - 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