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8 条
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发展及其当代启示
被引:26
作者:
周东娜
机构:
[1]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来源: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包容性发展;
历史轨迹;
典型表现;
启示;
D O I:
10.14110/j.cnki.cn-37-1059/d.2014.12.018
中图分类号:
K203 [文化史];
学科分类号:
060107 ;
060207 ;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发展贯穿于中国历史发展的始终。春秋时期儒学的创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汉代独尊儒术旗号下的兼综众家,以及魏晋时期的会通儒道,是这种包容性发展的早期典型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发展不仅体现在本土不同思想流派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相互取鉴与吸纳上,还体现为对域外的异质文化的取鉴和吸纳。汉魏以降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文化和近代西方文化在中国的渐次广泛传播和得到接受、吸纳,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胸怀与包容发展的可贵品格。中国传统文化包容性发展给予我们的启示是:任何文化都不能与其它文化隔绝开来而夜郎自大、孤芳自赏,必须善于借鉴和吸收包括异质文化在内的其它一切文化的精华;任何文化都必须立足国情、与时俱进,不断实现和提升其先进性,发展和扩大其影响力、感召力,从而为实现包容性发展创造条件、提供支撑。
引用
收藏
页码:114 / 120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