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沟流域退耕地土壤有机碳、全氮和酶活性对植被恢复过程的响应

被引:6
作者
刘雨 [1 ]
郑粉莉 [1 ]
安韶山 [2 ]
郭曼 [1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植被恢复; 退耕地; 土壤酶活性; 响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3 [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以黄土高原丘陵区陕北延安燕沟流域为例,研究了退耕地土壤有机碳、全氮和酶活性对植被恢复过程的响应。结果表明,随植被恢复年限的增加,植被盖度、多度和物种数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然后又增加的趋势。同当年对照农地相比,随着植被恢复年限的增加,表层(0~20 cm)土壤有机碳、全氮、蔗糖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明显增加,过氧化氢酶活性随植被恢复年限的增加变化不明显。同对照农地相比,表层土壤有机碳、全氮、蔗糖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增加了35%184.6%、5.7%157.4%、89.6%566%、32.9%331.2%和0.18%184.8%。表层土壤有机碳和脲酶活性对植被恢复的响应是在植被恢复初期(0~8年),随植被恢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植被恢复8~29年期间,随植被恢复年限的增加而减少,而植被恢复29 a以后,又随植被恢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而表层土壤全氮、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对植被恢复的响应是在植被恢复初期(0~16年),随植被恢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植被恢复16~29年期间,随植被恢复年限的增加而减少,植被恢复29 a以后,又随植被恢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表层土壤蔗糖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与有机碳和全氮呈极显著的相关关系,而表层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与有机碳和全氮相关性不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220 / 22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 [1]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黄土丘陵区侵蚀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薛萐
    刘国彬
    戴全厚
    党小虎
    周萍
    [J]. 自然资源学报, 2007, (01) : 20 - 27
  • [2] 子午岭地区林地破坏加速侵蚀对土壤养分流失和微生物的影响研究
    张锋
    郑粉莉
    安韶山
    李渝珍
    [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6, (06) : 826 - 833
  • [3] 黄土丘陵区退耕地土壤养分变异特征
    焦峰
    温仲明
    焦菊英
    李锐
    [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5, (06) : 18 - 24
  • [4] 黄土坡耕地退耕还林后土壤性质变化研究
    彭文英
    张科利
    陈瑶
    杨勤科
    [J].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2) : 272 - 278
  • [5] 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植被恢复中土壤物理特性变化研究
    马祥华
    焦菊英
    温仲明
    白文娟
    焦峰
    不详
    [J]. 水土保持研究 , 2005, (01) : 17 - 21
  • [6] 云雾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植物群落土壤酶活性特征研究
    安韶山
    黄懿梅
    李壁成
    吉文娟
    邹厚远
    [J]. 水土保持通报, 2004, (06) : 14 - 17+81
  • [7]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地利用和植被恢复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巩杰
    陈利顶
    傅伯杰
    李延梅
    黄志霖
    黄奕龙
    彭鸿嘉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12) : 2292 - 2296
  • [8] Assessing air-drying and rewetting pre-treatment effect on some soil enzyme activities under Mediterranean conditions
    Zornoza, R.
    Guerrero, C.
    Mataix-Solera, J.
    Arcenegui, V.
    Garcia-Orenes, F.
    Mataix-Beneyto, J.
    [J]. 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 2006, 38 (08) : 2125 - 2134
  • [9] A. Roldán,J.R. Salinas-García,M.M. Alguacil,E. Díaz,F. Caravaca.Soil enzyme activities suggest advantages of conservation tillage practices in sorghum cultivation under subtropical conditions[J].Geoderma,2005(3)
  • [10] Microbiological and chemical changes in two arable soils after long-term sludge amendments
    M. Johansson
    B. Stenberg
    L. Torstensson
    [J]. Biology and Fertility of Soils, 1999, 30 : 160 - 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