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应力场、流体势场对柴达木盆地西部油气运聚的控制作用

被引:14
作者
王小凤 [1 ]
武红岭 [1 ]
马寅生 [1 ]
操成杰 [1 ]
王连庆 [1 ]
陈宣华 [1 ]
田晓娟 [1 ]
张敏 [2 ]
江波 [2 ]
尹成明 [2 ]
张启全 [2 ]
张永庶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2]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构造应力场; 流体势场; 油气运聚; 柴达木盆地西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运用多孔介质渗流理论和构造应力场驱动油气运移的流固耦合分析方法对柴达木盆地西部的构造应力场及流体运移势进行了数值模拟,揭示盆地西部油气运聚的规律是:①区域主要构造格架或构造体系控制了构造压力低值区的展布,二级构造压力低值区的边界为近南北和北北东向;②由浅层向深层,构造压力低值区的范围有逐渐扩大的趋势;③盆地西南部油区棋盘格式构造的结点为构造压力低值区;④不同构造层油气流矢量聚集区往往都是构造压力的低值区和油气聚集的有利部位。
引用
收藏
页码:1036 / 104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多孔介质构造应力驱油的固流耦合分析 [J].
武红岭 ;
王小凤 ;
马寅生 ;
周显强 ;
陈宣华 ;
操成杰 ;
乔子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6, (01) :76-79
[2]   油井开采过程中油层变形的流固耦合分析 [J].
董平川 ;
郎兆新 ;
徐小荷 .
地质力学学报, 2000, (02) :6-10
[3]   塔里木盆地构造应力场的数值模拟及其对油气聚集的意义 [J].
王喜双 ;
宋惠珍 ;
刘洁 .
地震地质, 1999, (03) :268-273
[4]   储层构造裂缝预测方法及其应用 [J].
宋惠珍 ;
曾海容 ;
孙君秀 ;
兰印刚 ;
黄辅琼 .
地震地质, 1999, (03) :205-213
[5]   储层古应力场的数值模拟 [J].
宋惠珍 ;
曾海容 ;
孙君秀 ;
刘洁 ;
黄辅琼 .
地震地质, 1999, (03) :193-203
[6]   油田构造应力场驱动油气运移的理论和方法研究 [J].
武红岭 ;
王小凤 ;
马寅生 ;
陈正乐 ;
殷秀兰 .
石油学报, 1999, (05) :7-12
[7]   构造应力场与油气运移关系的研究 [J].
葛云龙 ;
逯径铁 ;
廖保方 ;
李列 ;
张为民 ;
石振荣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9, (01) :104-107+10+20
[8]   辽河张强凹陷科尔康油田储层裂隙预测研究 [J].
周新桂 ;
孙宝珊 ;
李跃辉 .
地质力学学报, 1998, (03) :72-77
[9]   地下流体场与应力场耦合方程的有限单元法 [J].
曾海容 ;
宋惠珍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8, (04) :3-5
[10]   构造应力作用下流体运动的动力学分析——构造流体动力学 [J].
孙雄 ;
洪汉净 ;
马宗晋 .
地球学报, 1998, (02)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