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财政投入能否有效降低教育结果不平等——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的分析

被引:35
作者
陈纯槿 [1 ]
郅庭瑾 [2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经济研究所
[2] 不详
关键词
教育财政投入; 教育公平; 教育质量; 夏普里值分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526.7 [教育财政];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2013—2014年基线数据,从教育公平的视角考察和分析教育财政投入对学生学业成就及教育结果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学生家庭背景和学校特征的情况下,生均公用经费对学生标准化测试成绩的影响呈倒"U型"结构,生均公用经费的正向效应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农村更加显著,而且生均公用经费的提高显著降低了家庭经济收入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从而起到降低教育结果不平等的作用。县区学校对本县区学生免除书本费、提供免费午餐、为贫困生提供补助对于缩小学校间学生学业成就差距扩大均有补差效应。基于此,促进教育公平优质发展的政策重点是综合考虑学生家庭背景及学校特征因素,制定公平、科学的教育财政政策,调节学校各类资源分配比例,逐步提高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面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扩大财政对免费午餐和贫困生的补助范围,加大教育财政资源向办学条件薄弱的农村学校倾斜投入。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9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