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浊积岩沉积演化模式及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28
作者
庞军刚 [1 ]
李文厚 [2 ]
石硕 [3 ]
肖丽 [4 ]
机构
[1] 西安石油大学油气资源学院
[2]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
[4]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长7段; 浊积岩; 演化模式; 石油地质意义; 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长7深湖区广泛分布浊积岩,在岩性、沉积构造、沉积序列及电测曲线等方面均具有明显的识别特征。在古地理演化过程中,长73期湖盆达到鼎盛,深湖区分布范围最大,碎屑物供应有限,浊积岩零星分布。从长73—长72—长71,深湖线向湖内收缩,浊积砂体逐渐发育,文章建立了该区浊积岩沉积演化模式。深湖区具备良好的石油成藏地质条件,浊积砂体可以作为深湖区好的储层,研究区西南部浊积岩发育区已发现多口工业油流井,可作为下一步的重点勘探区域。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7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1]   论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优质油源岩在低渗透油气成藏富集中的主导作用: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J].
杨华 ;
张文正 .
地球化学, 2005, (02) :147-154
[12]   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岩形成过程初探 [J].
鄢继华 ;
陈世悦 ;
宋国奇 ;
姜在兴 ;
邱桂强 .
沉积学报, 2004, (04) :573-578
[13]   西北地区湖相浊流沉积 [J].
李文厚 ;
邵磊 ;
魏红红 ;
韩永林 ;
杨阳 ;
冀晓琳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1) :5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