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科目设置变革述论——基于统考科目与非统考科目的维度

被引:13
作者
吴根洲
李灵琴
机构
[1] 南昌大学教育系
关键词
高考; 科目设置; 变革; 统考科目; 非统考科目;
D O I
10.13763/j.cnki.jhebnu.ese.2013.09.008
中图分类号
G632.474 [考试];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自1952年建立统一高考制度以来,高考科目设置经历了文理分科模式的确立、"文六理七"模式的形成与发展、会考基础上高考"3+2"模式的形成与实施、"3+X"模式的探索、新课程改革基础上的高考科目多元化发展五个时期。60年间,科目设置的每一次变革都在着力解决高考的负向功能,但是均收效甚微。高考科目变革需要从基础教育导向转变为高等教育导向、从刚性二分模式转变柔性多元组合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论江苏省新高考方案的创新之处 [J].
吴根洲 .
教育与考试, 2011, (05) :20-22
[2]   解析30年高考模式的改革 [J].
臧铁军 .
中国教师, 2008, (23) :20-23
[3]   恢复高考30年科目设置改革历程述评 [J].
王后雄 ;
何家军 .
中国考试(研究版), 2007, (08) :39-47
[4]   高考恢复三十年科目设置改革述略 [J].
詹先君 .
教育与考试, 2007, (04) :40-44
[5]   新课程高考科目方案述论与改革价值取向 [J].
王后雄 .
高等教育研究, 2007, (05) :26-31
[6]   高考竞争与科目改革 [J].
郑若玲 .
高等教育研究, 2000, (04) :41-44
[7]   高考取消地理科目的负效应之一——阻塞了地理学人才输送培养渠道 [J].
汪新庄 ;
许汉光 ;
解良田 .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1995, (11) :48-49
[8]  
高考效度研究.[M].吴根洲; 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9]  
高考文献.[M].杨学为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0]  
中国考试制度史.[M].谢青;汤德用主编;.黄山书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