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醒刑法学中的过度类型化思维

被引:19
作者
马荣春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刑法学; 类型化思维; 概念式思维; 第三种类型;
D O I
10.16290/j.cnki.1674-5205.2012.02.017
中图分类号
D91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030609 ;
摘要
在刑法学中,类型化思维本来是必要的。但是,轻视乃至无视概念式思维容易形成过度类型化思维。刑法学中的过度类型化思维模糊事物的质的区别或事物的界限,而倡导以"量"的过渡来认定事物的类型。刑法学中的过度类型化思维在容易助长过度司法能动主义之中而有着破坏罪刑法定原则和危及刑事法治和整个法治之险。因此,在刑法学中,过度类型化思维需要概念式思维予以节制,以达成概念式思维和类型化思维的并重,从而更好地助益于刑事法治和整个法治。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论中国大陆刑法学的境界 [J].
马荣春 .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 26 (01) :64-68
[3]   论非法经营罪的立法尴尬与解脱 [J].
马荣春 ;
罗飞 .
广西社会科学, 2008, (12) :96-99
[4]   也论“持有犯罪”的行为方式——兼与储怀植教授、杜宇博士商榷 [J].
马荣春 .
法学论坛, 2008, (05) :117-120
[5]   论刑法因果关系 [J].
马荣春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02) :81-86
[6]  
“类推定罪”借同性卖淫案“复活”?[N]. 王北京.南方周末. 2004
[7]  
理解“刑事和解”[M]. 法律出版社 , 杜宇, 2010
[8]  
辩诉交易制度比较研究[M]. 中国方正出版社 , 张智辉等, 2009
[9]  
刑事法治的基本立场[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蔡道通, 2008
[10]  
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刑事和解[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黄京平,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