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中部地区小叶锦鸡儿天然居群表型多样性分析

被引:15
作者
陆景伟 [1 ,2 ]
王赞 [2 ]
严欢 [1 ]
裴玉红 [3 ]
高洪文 [2 ]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草业科学系
[2]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3] 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畜牧业服务中心
关键词
小叶锦鸡儿; 天然居群; 表型变异;
D O I
10.13430/j.cnki.jpgr.2009.01.032
中图分类号
S793 [阔叶灌木];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对采自内蒙古中部地区的7个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 Lam.)天然居群的207份材料进行了表型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小叶锦鸡儿种内表型性状存在丰富的变异,无论在居群间还是在居群内均表现出极显著差异(P<0.001);叶片、荚果、种子等11个表型性状居群间分化系数为16.90%,居群内表型性状分化系数为83.10%,是小叶锦鸡儿表型变异的主要来源;主成分分析显示荚果柄长、荚果长、关节长是造成小叶锦鸡儿表型变异的主要影响因子;依据小叶锦鸡儿表型性状,通过聚类分析将7个小叶锦鸡儿居群分为3类,第1类为多伦居群,第2类为西乌旗居群,第3类为四子王旗、察右后旗、化德、镶黄旗和正镶白旗5个居群。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8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柠条锦鸡儿表型多样性研究 [J].
王赞 ;
高新中 ;
韩建国 ;
孙桂芝 ;
高洪文 .
草地学报, 2006, (03) :201-205
[2]   披碱草属植物形态多样性及其主成分分析 [J].
严学兵 ;
周禾 ;
王堃 ;
郭玉霞 .
草地学报, 2005, (02) :111-116
[3]   广西西南桦天然居群的表型变异 [J].
曾杰 ;
郑海水 ;
甘四明 ;
白嘉雨 .
林业科学, 2005, (02) :59-65
[4]   白皮松天然群体种实性状表型多样性研究 [J].
李斌 ;
顾万春 ;
卢宝明 .
生物多样性, 2002, (02) :181-188
[5]   小叶锦鸡儿及其两个近缘种花粉形态种内多态性研究 [J].
莫日根 ;
白学良 ;
曹瑞 .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2) :208-215
[6]   苜蓿、草木樨、锦鸡儿根瘤菌的表型多样性分析 [J].
阎爱民 ;
陈文新 .
生物多样性, 1999, (02) :32-38
[8]   毛乌素沙地锦鸡儿(Caragana)种群形态变异 [J].
王洪新 ;
胡志昂 ;
钟敏 ;
钱迎倩 .
生态学报, 1994, (04) :366-371
[9]   内蒙古锦鸡儿属的分类及其生态地理分布 [J].
赵一之 .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1, (02) :264-273
[10]  
中国饲用植物[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陈默君,贾慎修主编,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