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归因与信任重建:危机传播情境理论的中国情境——以2018年问题疫苗事件为例

被引:30
作者
宫贺 [1 ]
韩冬 [1 ]
张庆园 [2 ]
机构
[1]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2]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关键词
问题疫苗事件; 责任归因; 信任; 语义网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该研究将信任理论中"施信者-受信者"框架引入危机传播情境理论,通过对长生疫苗事件中27位当事主体的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分析各方对危机责任的归因差异及其影响,探讨危机中信任重建这一核心问题,并尝试弥补传统情境理论体系中视域的单一性问题。语义网络分析和主题分析的结果显示,作为施信者的公众更倾向于将危机定义为"全局性问题",作为受信者的组织却归因于"个别组织"的违法违规;组织的危机回应策略与公众期待之间形成了一种对抗;施信者对组织信源的信任与对其发布信息的不满足之间形成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培育了谣言的土壤,致使组织与公众在"对话盲区"中陷入各自的独白。论文亦从"意义共创模式"角度讨论了信任重建的可能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35+126 +126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大数据文本挖掘技术在新闻传播学科的应用 [J].
钟智锦 ;
王童辰 .
当代传播 , 2018, (05) :12-18
[2]   社会化媒体时代政府的危机传播与形象塑造:以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为例 [J].
王宇琦 ;
陈昌凤 .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6, 23 (07) :47-59+127
[3]   邻避现象原因新析:风险认知与公众信任的视角 [J].
李小敏 ;
胡象明 .
中国行政管理, 2015, (03) :131-135
[4]   行业信任危机的一个经济学解释:以食品安全为例 [J].
李想 ;
石磊 .
经济研究, 2014, 49 (01) :169-181
[5]   微传播时代的网络谣言特征与治理路径 [J].
刘瑞生 .
新闻与写作 , 2013, (12) :14-16
[6]   风险社会、对话主义与重建现代性:“非典”以来中国公共关系发展的语境与路径 [J].
胡百精 .
国际新闻界, 2013, 35 (05) :6-15
[7]   危机情境与策略的理论规范与实践:台湾本土研究的后设分析 [J].
吴宜蓁 .
国际新闻界, 2013, 35 (05) :33-42
[8]   危机情景下企业响应策略对公众责任归因影响的实证研究 [J].
季丹 ;
谢耘耕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21 (02) :70-78
[9]   量化vs.质化 是非七辨 [J].
孙五三 ;
刘晓红 .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2, 19 (04) :76-84+110
[10]   自反性、专家系统与信任——当代科学的公众信任危机探析 [J].
赵万里 ;
王红昌 .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2, (02) :87-91+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