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会仙实验基地石灰土剖面化学组成分布的研究

被引:3
作者
吴华英 [1 ,2 ]
蒋忠诚 [2 ]
罗为群 [2 ]
覃星铭 [3 ]
邓艳 [2 ]
祁晓凡 [1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3] 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石灰土剖面; 化学组成; 土壤水; 变异系数;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09.20.062
中图分类号
S153 [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西南岩溶地区灰岩风化成土速度慢,石灰土土层浅薄,理化性质分异不明显,但在岩溶动力系统的作用下,石灰土对环境变化有着同样的敏感性,而土壤水恰能反映石灰土的这种敏感性。所以,对石灰土-土壤剖面化学组成的研究应同时将土壤和土壤水加以考虑。为阐述岩溶区石灰土及其土壤水化学组成在剖面的垂直分布特征和地质、环境意义,以及这两个载体之间存在的区别和联系,对广西桂林会仙试验基地的石灰土壤剖面及其土壤水进行了采样分析。结果表明,该地石灰土物理化学性质尚未产生分层分异,成壤改造进行缓慢,土壤成熟度低;土壤水化学组成垂直变异系数远远大于土壤,岩溶作用、生命活动、降水等多变因素对土壤水有着显著的影响;在水的长期作用下,土壤元素分布呈现出和土壤水相同的整体性质。即洼地土壤和土壤水的Ca、Mg含量较坡地低,而K、Na、Fe、Zn、Mn、Cu、B等含量较坡地高,这是地貌条件控制下元素迁移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9598 / 960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广西热带亚热带典型森林岩溶区土壤-植物系统元素分布特征 [J].
邓艳 ;
蒋忠诚 ;
蓝芙宁 ;
罗为群 ;
覃星铭 .
生态环境, 2008, (03) :1140-1145
[2]   广西弄拉岩溶植被的表层水文地球化学效应 [J].
邓新辉 ;
蒋忠诚 ;
覃小群 ;
沈利娜 .
山地学报, 2008, (02) :170-179
[3]   岩溶地区土壤微量元素分布的研究 [J].
陈桂芬 ;
黄玉溢 ;
刘斌 .
广西农业科学, 2007, (06) :653-656
[4]   微地域搬运——碳酸盐岩红色风化壳形成过程的一种方式 [J].
冯志刚 ;
王世杰 ;
刘秀明 ;
罗维均 .
地质学报, 2007, (01) :127-138
[5]   喀斯特地区土壤有机质的稳定碳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J].
朱书法 ;
刘丛强 ;
陶发祥 ;
王中良 ;
朴河春 .
地球与环境, 2006, (03) :51-58
[6]   中国南方碳酸盐岩上覆红土形成机制研究进展 [J].
徐则民 ;
黄润秋 ;
唐正光 ;
费维水 .
地球与环境, 2005, (04) :33-40
[7]   石灰土(碳酸盐岩风化壳)形成地球化学过程研究 [J].
周德全 ;
王世杰 ;
刘秀明 .
地球与环境, 2005, (02) :31-38
[8]   岩溶生态系统的土壤 [J].
李阳兵 ;
王世杰 ;
李瑞玲 .
生态环境, 2004, (03) :434-438
[9]   岩溶生态系统中的土壤 [J].
曹建华 ;
袁道先 ;
潘根兴 .
地球科学进展, 2003, (01) :37-44
[10]   土壤剖面元素分布及其地质、环境意义 [J].
周国华 ;
马生明 ;
喻劲松 ;
朱立新 ;
王徽 .
地质与勘探, 2002, (06) :7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