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被引:10
作者
邵建永
曾微芬
曾益新
机构
[1]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病理教研室,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广东广州,广东广州,广东广州
关键词
鼻咽癌; 染色体; 遗传变异; 临床病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9.63 [咽肿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探讨鼻咽癌(nasopharyngealcarcinoma,NPC)发生发展的分子遗传学事件及其变异对NPC临床病理变化的影响。对原发性NPC进行杂合性缺失(lossofheterozygosity,LOH)和比较基因组杂交(comparativegenomichybridizationCGH)分析,观察到NPC发生高频率LOH的染色体主要位于1p、3p、9p、9q、11q、13q、14q、16q和19p,并定位了相应的LOH最小丢失区,并发现特定区域LOH与鼻咽癌临床病理有密切关系;LOH量化值高(FAL值)并伴随病人血清高滴度EBV/EA和EBV/VCA抗体的NPC,多表现为T3+T4期、进展期TNM/III+IV期和远处淋巴结转移。NPC发生遗传物质扩增(gain)的染色体主要位于1q、2q、3q、6p、6q、7q11.2、8q、11q13、12、15q、17q和20q,表明在这些区域可能存在与NPC发生发展相关的癌基因(oncogenes)活化,且1q,8q,18q的扩增和9p的丢失与晚期NPC有密切关系。正常鼻咽上皮和鼻咽上皮不典型增生病变,3p区LOH的检出率分别高达74%和75%,表明3p区缺失是NPC发生过程中极早期分子事件。连锁分析表明HLA基因和细胞色素P4502E1酶基因可能是NPC的遗传易感基因,并定位了新的潜在NPC易感基因位点。应用cDNA微阵列技术,发现细胞周期蛋白、抗凋亡因子、某些癌基因/肿瘤抑制基因、生长促进因子、肿瘤发生生长因子和肿瘤血管生长因子等在NPC发生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鼻咽癌全基因组杂合性缺失分析 [J].
邵建永 ;
王辉云 ;
黄晓明 ;
黄丽惜 ;
余杏娟 ;
冯启胜 ;
黄平 ;
冯丙键 ;
李锦添 ;
曾益新 .
癌症, 2001, (11) :1225-1232
[2]   鼻咽癌染色体16q22-24遗传不稳定性的研究 [J].
鄢践 ;
方嬿 ;
黄必军 ;
梁启万 ;
曾益新 .
癌症, 2001, (06) :588-590
[3]   鼻咽癌组织差异表达cDNA序列的克隆与鉴定 [J].
马英红 ;
王秀清 ;
曾木圣 ;
李冰 ;
曾益新 .
癌症, 2001, (01) :18-22
[4]  
用cDNA芯片技术快速鉴定鼻咽癌组织消减文库中的差异基因[J]. 马英红,张林杰,王秀清,曾木圣,李冰,曾益新.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S2)
[5]   鼻咽癌高癌家族的监控和筛查 [J].
张锋 ;
莫浩元 ;
黄晓明 ;
邓满泉 ;
张爱兰 ;
李经略 ;
叶永熙 ;
冯凯涛 ;
孙韵 ;
曾益新 .
癌症, 2000, (11) :984-986
[6]   应用间期FISH技术探讨 cyclin D1基因在鼻咽癌中的扩增 [J].
黄贻学 ;
方嬿 ;
郭颖 ;
郝亚萍 ;
李辉梅 ;
曾益新 .
癌症, 2000, (01) :20-22+30
[7]   显微切割鼻咽癌组织16号染色体杂合性缺失的研究 [J].
郭颖 ;
方嬿 ;
梁启万 ;
李辉梅 ;
郝亚萍 ;
曾益新 .
癌症, 2000, (01) :1-5
[8]   47例鼻咽癌遗传变异的研究 [J].
郭颖 ;
方嬿 ;
梁启万 ;
李辉梅 ;
关新元 ;
曾益新 .
癌症, 1999, (01) :5-8
[9]  
鼻咽癌研究[M]. 广东科技出版社 , 闵华庆主编, 1998
[10]   Identification of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i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by means of the Atlas human cancer cDNA expression array [J].
Xie, L ;
Xu, LG ;
He, ZW ;
Zhou, W ;
Wang, L ;
Zhang, L ;
Lan, K ;
Ren, CP ;
Liu, WD ;
Yao, KT .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AND CLINICAL ONCOLOGY, 2000, 126 (07) :4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