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蓝田铜鹅沟泥石流发育特征及危险性分析

被引:6
作者
马鹏辉 [1 ,2 ]
彭建兵 [1 ,2 ]
朱兴华 [1 ,2 ]
同霄 [1 ,2 ]
周勇 [3 ]
机构
[1] 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
[3] 陕西地矿第二综合物探大队
关键词
铜鹅沟泥石流; 多因共激; 发育特征; 危险性评估;
D O I
10.16031/j.cnki.issn.1003-8035.2017.01.12
中图分类号
P642.23 [泥石流];
学科分类号
0837 ;
摘要
陕西秦岭山区构造活动强烈,地形险要,泥石流灾害频繁发生,2015年8月3日出现了强降雨,在西安市蓝田县铜鹅沟爆发了极为严重的泥石流。本文通过对铜鹅沟进行了详细的野外调查,获取了研究区泥石流沟的基础数据资料,分析了西安市蓝田县铜鹅沟泥石流基本特性,得知8·3泥石流属于西北秦岭山区典型多因共激水石流,并计算了4个有代表性的断面流速,分别为5.96 m/s、5.77 m/s、5.15 m/s、4.84 m/s;同时以小流域降雨—径流计算模型计算了10%、5%、2%、1%、0.5%频率下铜鹅沟泥石流峰值流量和单次泥石流过程总量,发现流域遭遇20年一遇的降雨时即可形成可观的泥石流灾害;结合野外资料采用多因子评价公式对铜鹅沟沟道进行了危险性评估,得出该流域属于泥石流灾害中度危险区。鉴于研究区构造活动强烈,沟内居住人群100多人,应做好监测预警工作的同时尽快搬迁。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8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宁夏隆德县坡面型泥石流形成机理分析 [J].
吴凯 ;
倪万魁 ;
武鹏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6, 27 (01) :49-54+61
[2]   宁夏吴忠利红路泥石流的发育特征与发展趋势分析 [J].
李征征 ;
倪万魁 ;
王衍汇 ;
袁志辉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5, 26 (04) :18-24
[3]   东秦岭蓝田和牧护关岩体地球化学、锆石SIMSU-Pb年龄及Hf同位素特征:岩石成因及构造意义 [J].
刘锐 ;
陈觅 ;
田向盛 ;
胡珩 ;
杨德品 .
矿物学报, 2014, 34 (04) :469-480
[4]   沟谷泥石流危险度计算公式的由来及其应用实例 [J].
刘希林 .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010, (03) :241-245+261
[5]   溪洛渡坝区下游癞子沟泥石流发育特征及堵江可能性分析 [J].
陈兴长 ;
崔鹏 ;
裴来政 ;
庄建琦 .
灾害学, 2010, 25 (01) :45-49
[6]   根据泥石流沉积物计算泥石流容重的方法研究 [J].
余斌 .
沉积学报, 2008, (05) :789-796
[7]   西部大开发的地质灾害问题研究 [J].
李忠良 ;
苏生瑞 .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 2003, (04) :41-44
[8]   中国西部泥石流及其减灾对策 [J].
崔鹏 ;
韦方强 ;
谢洪 ;
杨坤 ;
何易平 ;
马东涛 .
第四纪研究, 2003, (02) :142-151
[9]   水石流的输沙浓度与流动速度 [J].
费祥俊 .
泥沙研究, 2002, (04) :8-12
[10]   西部开发中的泥石流问题 [J].
谢洪 ;
刘世建 ;
钟敦伦 .
自然灾害学报, 2001, (03) :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