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树种源间抗寒能力比较

被引:2
作者
张雪
刘鹏
王兴华
吴家胜
机构
[1] 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浙江农林大学)
关键词
喜树; 种源; 电导率; 抗寒性;
D O I
10.13759/j.cnki.dlxb.2011.01.021
中图分类号
S792.9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以10个喜树种源1年生苗木为试验材料,通过低温循环仪自动降温程序模拟低温处理,采用电导法测定叶片相对电导率,用Logistic曲线拟合求出半致死温度(即拐点温度LT50),并比较了10个喜树种源的抗寒能力。结果表明,10个喜树种源的抗寒能力从强到弱的顺序依次为:江苏南京、浙江长兴、安徽黄山、江西南昌、湖南浏阳、浙江龙泉、湖南邵阳、贵州贵阳、云南昆明、广西桂林。通过聚类分析将其分为4类:江苏南京种源为一类,抗寒性最强;浙江长兴、安徽黄山和江西南昌3个种源为一类,抗寒性较强;湖南浏阳、浙江龙泉和湖南邵阳3个种源为一类,抗寒性较弱;贵州贵阳、云南昆明和广西桂林种源为一类,抗寒性最弱。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应用Logistic方程确定三种桉树的低温半致死温度 [J].
刘建 ;
项东云 ;
陈健波 ;
周维 .
广西林业科学, 2009, 38 (02) :75-78
[2]   4个绿竹地理种源的抗寒性 [J].
黄耀华 ;
郑蓉 ;
邵继锋 ;
方伟 .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9, 26 (02) :188-195
[3]   喜树生物碱在喜树植株中的分布 [J].
杨磊 ;
李晓娟 ;
赵春建 ;
李佳慧 ;
祖元刚 .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8, (05) :873-876
[4]   平欧杂交榛抗寒性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J].
吕跃东 ;
董凤祥 ;
王贵禧 ;
王庆成 .
林业科学, 2008, (09) :31-35
[5]   山东地区引种的5种石楠属植物抗寒性比较 [J].
芦建国 ;
杨金红 ;
武翠红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5) :153-156
[6]   电导法对11种常绿阔叶树种抗寒性的测定 [J].
房义福 ;
吴晓星 ;
李长贵 ;
田明 ;
王翠香 ;
胡丁猛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7, (12) :11-12
[7]   不同种源翅荚木的抗寒性 [J].
何小勇 ;
柳新红 ;
袁德义 ;
谭晓风 ;
赵思东 ;
张琳 ;
魏来 .
林业科学, 2007, (04) :24-30
[8]   喜树生物学特性与栽培技术 [J].
曾淑燕 ;
李映珍 .
广东林业科技, 2007, (01) :118-120
[9]   四种园林树木抗寒性的比较分析 [J].
缴丽莉 ;
路丙社 ;
白志英 ;
孟庆瑞 ;
甄红伟 .
园艺学报, 2006, (03) :667-670
[10]   7种冬青树种耐低温能力比较 [J].
毛志滨 ;
谢晓金 ;
汤庚国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1) :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