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安盆地新生代层序地层格架与岩性地层圈闭

被引:17
作者
杨楚鹏
姚永坚
李学杰
万玲
韩冰
万荣胜
机构
[1] 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地质科学发展与战略研究所
关键词
油气地质; 岩性地层圈闭; 沉积; 层序地层; 万安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9.2 [层序地层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利用地震、钻井及古生物等方面的资料进行综合研究,根据沉积层序边界特征和沉积旋回的组合关系,将万安盆地新生代地层划分为3个超层序、6个层序组和10个三级层序;进而分析万安盆地新生代沉积演化过程,认为万安盆地从古新世-始新世开始沉降,直至第四纪总体表现为逐渐海侵的过程,SSQ1和SSQ2层序组以陆相断陷湖盆沉积为主,SSQ3、SSQ4、SSQ5和SSQ6层序组为海陆过渡相和海相沉积;最后通过井震对比分析对典型剖面的岩相及沉积相进行解译,识别并预测了多种岩性地层圈闭,包括低位域中的盆底扇、浊积扇、塌积扇,海侵域中的上倾尖灭砂体以及高位域中的三角洲砂体和生物礁滩等岩性地层圈闭.
引用
收藏
页码:845 / 85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红河断裂带东南的延伸及其构造演化意义 [J].
刘宝明 ;
夏斌 ;
李绪宣 ;
张敏强 ;
牛滨华 ;
钟立峰 ;
金庆焕 ;
嵇少丞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 (10) :914-924
[2]  
Southeastern extension of the Red River fault zone (RRFZ) and its tectonic evolution significance in western South China Sea[J]. LIU Baoming1,2,3, XIA Bin1, LI Xuxuan1,3, ZHANG Minqiang1,3, NIU Binhua2, ZHONG Lifeng1, JIN Qinghuan1,4 & JI Shaocheng1,5 1. Key Laboratory of Marginal Sea Geology and Resour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Guangzhou 510640, China;2.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Beijing 100083, China;3. Research Center of Science & Technology Department, CNOOC, Beijing 1
[3]   南沙海域沉积盆地及油气资源分布 [J].
姚伯初 ;
刘振湖 .
中国海上油气, 2006, (03) :150-160
[4]   万安盆地可容纳空间变化分析 [J].
胡小强 ;
杨木壮 .
海洋地质动态, 2006, (06) :29-32+40
[5]   南沙西部海区构造沉降与古热流 [J].
仝志刚 ;
胡根成 ;
贺清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5, (03) :371-376
[6]   南海南沙海域沉积盆地与油气分布 [J].
刘振湖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5, (03) :410-417
[7]   万安盆地沉积物充填演化及其对油气藏形成的作用 [J].
贺清 ;
仝志刚 ;
胡根成 .
中国海上油气, 2005, (02) :80-83+88
[8]   万安盆地中部坳陷——一个巨大的富生烃坳陷 [J].
金庆焕 ;
刘振湖 ;
陈强 .
地球科学, 2004, (05) :525-530
[9]   南海南部海域新生代万安运动的构造意义及其油气资源效应 [J].
姚伯初 ;
万玲 ;
刘振湖 ;
吴能友 ;
曾维军 ;
李唐根 ;
方念乔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4, (01) :69-77
[10]   南海万安盆地构造沉降及其油气成藏控制作用 [J].
杨木壮 ;
王明君 ;
梁金强 ;
沙志彬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3, (02) :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