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流域上游西苕溪支流的营养状态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5
作者
王欢
袁旭音
陈海龙
许海燕
李正阳
机构
[1] 河海大学环境学院
关键词
营养盐; COD; 流量; 土地利用类型; 支流; 西苕溪; 太湖流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为了解太湖流域上游支流水体的营养状态特征及流域附近土地利用对水质的影响,选取了入湖水系西苕溪的10条主要支流进行了野外采样和实验室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支流总磷(TP)、颗粒磷(PP)、总溶解性磷(TDP)、总氮(TN)、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含量季节间差异较大,TP含量范围为0.033~0.205 mg/L,PP含量范围为0.007~0.104 mg/L,TN含量范围为2.014~5.921 mg/L,NH+4-N含量范围0.021~1.659 mg/L,NO-3-N含量范围1.082~3.415mg/L,COD范围为6.5~15.5 mg/L.总体上呈现为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部分支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氮污染.利用水质参数进行聚类分析,可以将10条支流分成4类,其水体营养特征与周围环境相联系.支流营养盐、COD的通量明显受流量控制,表现为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土地利用类型的差异是导致其水质变化的主要原因,耕地和居民地主要起源的作用,林地和草地主要起汇的作用.在丰水期和枯水期,对各指标影响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和林地;在平水期,对TP影响最大的是居民地,而对TN影响最大的是林地.
引用
收藏
页码:208 / 21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太湖流域(江苏省)水质污染空间特征 [J].
胡开明 ;
李冰 ;
王水 ;
周家艳 ;
田颖 .
湖泊科学, 2014, 26 (02) :200-206
[2]   太湖流域LUCC对水文过程的影响 [J].
荣洁 ;
曾春芬 ;
王腊春 .
湖泊科学, 2014, 26 (02) :305-312
[3]   太湖水体氮素污染状况研究进展 [J].
吴雅丽 ;
许海 ;
杨桂军 ;
朱广伟 ;
秦伯强 .
湖泊科学, 2014, 26 (01) :19-28
[4]   天目湖流域丘陵山区典型土地利用类型氮流失特征 [J].
聂小飞 ;
李恒鹏 ;
黄群彬 ;
刁亚芹 ;
姜加虎 .
湖泊科学, 2013, 25 (06) :827-835
[5]  
新安江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对水质的影响.[J].曹芳芳;李雪;王东;赵越;王玉秋;.环境科学.2013, 07
[6]   基于自组织映射与哈斯图方法的地表水水质评价研究 [J].
李伟 ;
姚笑颜 ;
梁志伟 ;
吴一鸣 ;
施积炎 ;
陈英旭 .
环境科学学报, 2013, 33 (03) :893-903
[7]   滇池水质时空特征及与流域人类活动的关系 [J].
孙金华 ;
曹晓峰 ;
黄艺 .
湖泊科学, 2012, 24 (03) :347-354
[8]   河流近域土地利用格局与水质相关性分析——以巢湖流域为例 [J].
张殷俊 ;
陈爽 ;
相景昌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1, 20 (09) :1054-1061
[9]  
苕溪流域非点源污染特征及其影响因子.[J].金婧靓;王飞儿;戴露莹;俞洁;田平;张志剑;.应用生态学报.2011, 08
[10]   湖泊富营养化问题及其防治浅议 [J].
潘红波 .
环境科技, 2011, 24(S1) (S1) :12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