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水体氮素污染状况研究进展

被引:90
作者
吴雅丽 [1 ,2 ]
许海 [1 ]
杨桂军 [2 ]
朱广伟 [1 ]
秦伯强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不详
关键词
太湖; 氮素; 污染来源; 迁移转化; 氮素平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氮是引起湖泊富营养化的关键要素之一.传统观点认为氮缺乏时,湖泊生态系统可以通过生物固氮作用从大气中获取氮来满足自身的需求,因此认为淡水湖泊水体的生产力主要受磷限制.但随着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氮限制与氮和磷共同限制更为普遍,且氮的限制常常伴随着水体的富营养化,因此了解富营养化湖泊水体的氮素污染状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太湖水体氮素的污染状况及其发展趋势,从外源、内源两大方面介绍了太湖水体中氮素的来源,着重分析和比较了河道输入、大气输入以及沉积物释放不同污染源的输入比例.太湖水体氮素污染存在很大的空间差异,其中西部和北部污染较重而东南部相对较轻,入湖河道输入的外源污染是造成太湖水质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其中农业面源污染及生活污染在太湖外源污染中占据了相当的比重;湖泊底泥所造成的内源释放也是氮素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但目前对释放量的估算主要是基于底泥悬浮引起的总量估算,关于这些释放量能有多少比例可以被浮游植物利用还不清楚,尤其是有机颗粒物在水体中停留期间的矿化再生值得进一步研究;在氮素的生物转化过程中,生物固氮目前对太湖氮素输入的贡献很小,反硝化作用是太湖水体氮素自净的主要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67 条
[1]  
太湖氮素出入湖通量与自净能力研究[J]. 陈小锋,揣小明,曾巾,刘涛,杨柳燕.环境科学. 2012(07)
[2]   太湖湖体总氮平衡及水质可控目标 [J].
胡开明 ;
逄勇 ;
王华 .
水科学进展, 2012, 23 (04) :555-562
[3]   NH3-N浓度对太湖竺山湾水体及沉积物中硝化作用的影响 [J].
陈国元 .
水生态学杂志, 2012, 33 (02) :55-60
[4]   太湖蠡湖冬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与氮、磷浓度关系 [J].
杨宏伟 ;
高光 ;
朱广伟 .
生态学杂志, 2012, 31 (01) :1-7
[5]   不同时间尺度下湖泊氮素内源释放强度影响因素的研究 [J].
王政 ;
赵林 ;
李鑫 ;
马凯 ;
黄秀兰 ;
冯喆 ;
陈露 ;
刘津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1, 30 (12) :2542-2547
[6]   太湖氮磷营养盐大气湿沉降特征及入湖贡献率 [J].
余辉 ;
张璐璐 ;
燕姝雯 ;
李焕利 ;
徐军 .
环境科学研究, 2011, 24 (11) :1210-1219
[7]   柴窝堡湖营养状态和限制因子分析及富营养化防治对策 [J].
张瑛 .
干旱环境监测, 2011, 25 (03) :160-162+166
[8]   太湖氮磷浓度与水质因子的关系 [J].
陈军 ;
权文婷 ;
孙记红 .
中国环境监测, 2011, 27 (03) :79-83
[9]  
太湖沉积物氮磷吸附/解吸特征分析[J]. 姜霞,王秋娟,王书航,金相灿,李永峰.环境科学. 2011(05)
[10]   太湖水质时空特性及其与蓝藻水华的关系 [J].
张晓晴 ;
陈求稳 .
湖泊科学, 2011, 23 (03) :339-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