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湖流域丘陵山区典型土地利用类型氮流失特征

被引:17
作者
聂小飞 [1 ,2 ]
李恒鹏 [1 ]
黄群彬 [1 ,2 ]
刁亚芹 [1 ,2 ]
姜加虎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天目湖流域; 茶园; 次生马尾松林; 毛竹林; 氮; 地表径流; 壤中流; 丘陵山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8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天目湖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持续推进,大量林地转变为茶园,迫切需要认识茶园扩张对流域氮流失的影响.本研究选取茶园、次生马尾松林和毛竹林开展自然降雨条件下的径流小区实验,分析天目湖丘陵山区典型用地类型径流氮流失规律,为评估丘陵山区综合开发的水环境影响提供实测参数.研究表明:茶园、次生马尾松林和毛竹林地表径流TN浓度分别为11.25、2.83和3.60 mg/L,均以溶解态为主;壤中流TN浓度分别为27.16、3.59和1.06 mg/L,茶园和次生马尾松林均以溶解性无机氮(尤其是硝态氮)为主,毛竹林以溶解性有机氮为主;茶园、次生马尾松林和毛竹林的小区尺度地表径流系数均不到0.03,壤中流是丘陵山区径流的主要来源;茶园开发加剧了丘陵山区的氮素流失,茶园径流TN流失强度高达103.08 kg/(hm2·a),分别是次生马尾松林和毛竹林的7.6和23.2倍,壤中流贡献了流失总量的86.7%99.7%.防治茶园径流氮流失需重点关注壤中流输出,在减量施肥的基础上,采取坡脚构建毛竹林生态缓冲带/在小流域出口布设塘坝等原位拦截措施,实现流域氮流失综合防控.
引用
收藏
页码:827 / 83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太湖上游低山丘陵地区不同用地类型氮、磷收支平衡特征 [J].
韩莹 ;
李恒鹏 ;
聂小飞 ;
徐昔保 .
湖泊科学, 2012, 24 (06) :829-837
[2]   汉江水源区自然降雨过程下坡地壤中流对硝态氮流失的影响 [J].
刘泉 ;
李占斌 ;
李鹏 ;
宋炜 .
水土保持学报, 2012, 26 (05) :1-5+10
[3]   西湖名胜区茶园地表径流水的氮磷流失研究 [J].
王京文 ;
孙吉林 ;
张奇春 ;
杨文叶 .
浙江农业学报, 2012, 24 (04) :676-679
[4]   安徽省园地氮磷径流流失 [J].
马友华 ;
谢昕云 ;
马中文 ;
王桂苓 ;
孙兴旺 ;
胡善宝 ;
石润圭 ;
黄文星 ;
朱海燕 ;
朱贤东 ;
王泰成 .
水土保持学报, 2012, 26 (03) :12-17
[5]   苕溪流域茶园不同种植模式下地表径流氮磷流失特征 [J].
刘宗岸 ;
杨京平 ;
杨正超 ;
邹俊良 .
水土保持学报 , 2012, (02) :29-32+44
[6]   太湖流域坡地茶园径流流失规律 [J].
席运官 ;
陈瑞冰 ;
李国平 ;
王海 ;
徐欣 ;
魏琴 ;
李菊英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0, 26 (04) :381-385
[7]   烤烟坡耕地壤中流氮、磷浓度的动态特征 [J].
褚利平 ;
王克勤 ;
宋泽芬 ;
李太兴 ;
李云蛟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0, 29 (07) :1346-1354
[8]   坡地不同垫面产流及物质联动研究 [J].
马军福 ;
谢小立 .
水土保持学报 , 2010, (01) :78-81
[9]   太湖流域丘陵地区暴雨条件下农田氮素随地表径流迁移特征 [J].
李瑞玲 ;
张永春 ;
曾远 ;
刘庄 ;
颜润润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9, 28 (06) :1185-1190
[10]   前期土壤含水量对黄土坡面氮磷流失的影响及最优含水量的确定 [J].
王辉 ;
王全九 ;
邵明安 .
环境科学学报, 2008, (08) :1571-1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