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京津冬小麦灌溉需水量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32
作者
胡玮 [1 ,2 ]
严昌荣 [1 ,2 ]
李迎春 [1 ,3 ]
周元花 [4 ]
刘勤 [1 ,2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2] 农业部旱作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
[3] 农业部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4]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冬小麦; 生育期; 水分盈亏指数; 灌溉需水量; 空间分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利用冀京津地区20个气象站点1961-2010年气象资料和1980-2009年冬小麦生育期资料,采用美国农业部土壤保持局推荐方法计算有效降水量,同时利用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方法计算冬小麦全生育期和4个主要生育阶段的需水量,并对冬小麦生育阶段灌溉需水量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过去50a来,冀京津冬小麦生育期内有效降水量呈增加趋势,空间上呈经向分布特点,表现为从西向东梯状增加的趋势。而冬小麦的需水量呈减少趋势,其中抽穗-乳熟期减少幅度最大,全生育期需水量的空间分布呈带状特征,全区差异较大。抽穗-乳熟期分布由东南向北递减。为满足冬小麦需水要求,全生育期灌溉需水量为291~381mm,灌溉需水量较多的地区为沧州市和衡水市一带。其中需水较多的生育阶段为拔节-抽穗期和抽穗-乳熟期。在空间上,拔节-抽穗期灌溉需水量以沧州市为中心,向南北两侧递减;抽穗-乳熟期灌溉需水量南高北低,有明显的带状分布特征。研究结果可为冀京津冬小麦适时定量灌溉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引用
收藏
页码:648 / 65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气候变化下长江中下游水稻灌溉需水量时空变化特征 [J].
王卫光 ;
彭世彰 ;
孙风朝 ;
邢万秋 ;
罗玉峰 ;
徐俊增 .
水科学进展, 2012, 23 (05) :656-664
[2]   近50年东北玉米生育阶段需水量及旱涝时空变化 [J].
高晓容 ;
王春乙 ;
张继权 ;
薛绪掌 .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12) :101-109
[3]   气候变化对安徽省主要农作物水分供需状况的影响 [J].
许莹 ;
马晓群 ;
吴文玉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2, 8 (03) :198-204
[4]   黄淮海农作区冬小麦需水量时空变化特征及气候影响因素分析 [J].
杨晓琳 ;
宋振伟 ;
王宏 ;
石全红 ;
陈阜 ;
褚庆全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 (03) :356-362
[5]   1961-2007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需水量的变化特征 [J].
李勇 ;
杨晓光 ;
叶清 ;
黄晚华 .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09) :175-183
[6]   近50年冬小麦主产区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分析 [J].
曹倩 ;
姚凤梅 ;
林而达 ;
张佳华 ;
王培娟 ;
秦鹏程 .
中国农业气象, 2011, 32 (02) :161-166
[7]   华北平原灌溉需水量时空分布及驱动因素 [J].
马林 ;
杨艳敏 ;
杨永辉 ;
肖登攀 ;
毕少杰 .
遥感学报, 2011, 15 (02) :324-339
[8]   中国小麦种植区划研究(一) [J].
赵广才 .
麦类作物学报, 2010, 30 (05) :886-895
[9]   河北省冬小麦生育期蒸降差的时空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J].
康西言 ;
李春强 ;
高建华 ;
王鑫 .
中国农业气象, 2010, 31 (02) :261-266
[10]   中国主要作物灌溉需水量空间分布特征 [J].
刘钰 ;
汪林 ;
倪广恒 ;
丛振涛 .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 (12) :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