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蛋白质及脂肪含量的遗传与选择效果研究——Ⅰ 正反交效应与配合力

被引:6
作者
陈恒鹤
梁振富
付艳华
李楠
杨玉环
尹丽华
姜世胤
机构
[1] 吉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蛋白质; 脂肪; 正反交效应; 配合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高产、高蛋白、高脂肪三类5亲本轮配杂交的F1代资料,按Griffing方法模型1,对5种主要农艺性状分析了正反交效应和配合力。全部10组合平均各性状正反交差异均不显著,不存在母体效应。配合力分析表明:不同类亲本性状水平与值大小关系密切,值与值有一定关系。优质性状、产量性状与籽粒外观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存在符合育种要求的互补作用。优质亲本的其它农艺性状水平也很重要。
引用
收藏
页码:217 / 22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两组大豆亲本配合力在杂种后期F5~F8世代的表现 [J].
马国荣 ;
盖钧镒 ;
马育华 .
大豆科学, 1987, (03) :3-176
[2]   大豆蛋白质、脂肪含量及其它农艺性状遗传规律的轮配分析 [J].
陈恒鹤 .
中国农业科学 , 1987, (01) :32-38
[3]   T型杂交小麦品质及农艺性状的研究——Ⅰ.杂种优势和配合力 [J].
王明理 ;
张爱民 ;
黄铁城 ;
刘恩忠 ;
舒文华 .
作物学报, 1985, (03) :146-158
[4]   大豆株型性状的相对遗传进度与配合力 [J].
陈恒鹤 ;
李楠 .
大豆科学, 1984, (04) :268-280
[5]   大豆杂种后代籽粒蛋白质含量遗传研究 [J].
胡明祥 ;
于德洋 ;
孟祥勋 ;
周肃纯 .
中国农业科学, 1984, (06) :40-44
[6]   大豆主要数量性状遗传规律的双列杂交分析 [J].
陈恒鹤 .
大豆科学, 1982, (01) :4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