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新要素供给理论、事实及政策选择

被引:17
作者
陈昌兵
张平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广义人力资本; 知识部门; 人均产出增长率; 中等收入陷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6 [人民生活状况];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新常态下,以知识部门为代表的新生产要素供给可能成为我国突破"中等收入陷阱"迈向高收入增长阶段的关键动力。本文构建了知识和通用技术两部门局部均衡模型,研究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机制,并利用UNDATA数据计算成功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韩国,及长期处于"中等收入陷阱"的南非两国知识部门人均产出增长率。结果发现,韩国突破"中等收入陷阱"期间知识部门人均产出增长率均值为9.76%,知识部门消费占比达到26%左右;南非从1966年进入中等收入水平到2014年知识部门人均产出增长率仅为1.21%,知识部门产品消费占比仅为20%左右。自2006年我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至2014年,知识部门人均产出年均增长率达到16.79%左右,但知识部门消费占比均值仅为12.61%左右。我国知识部门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机制已初步形成,只要转变增长方式,保持知识部门平稳增长,就会顺利突破"中等收入陷阱",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55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突破经济增长减速的新要素供给理论、体制与政策选择 [J].
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 ;
张平 ;
刘霞辉 ;
袁富华 ;
陈昌兵 .
经济研究, 2015, 50 (11) :4-19
[2]   从技术创新视角看中国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J].
姚树洁 ;
韩川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35 (05) :1-6
[3]   中国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基于制度转型和国家治理的视角 [J].
田国强 ;
陈旭东 .
学术月刊, 2015, 47 (05) :18-27
[5]   人力资本投资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J].
巫和懋 ;
冯仕亮 .
当代财经, 2014, (08) :5-14
[6]   部门投资异质性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多重均衡——对中国“中等收入陷阱”动因的一个理论解释框架 [J].
战明华 ;
王晓君 ;
史晋川 .
财经研究, 2014, 40 (03) :30-41+84
[7]   转型陷阱:中国面临的制约 [J].
孙立平 .
理论学习, 2012, (03) :38-38
[8]   “中等收入陷阱”的理论、经验与针对性 [J].
蔡昉 .
经济学动态, 2011, (12) :4-9
[9]   “中等收入陷阱”与中国发展道路——基于国际经验教训的视角 [J].
郑秉文 .
中国人口科学, 2011, (01) :2-15+111
[10]   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在于转变发展方式 [J].
刘伟 .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1, 12 (01) :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