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美国死刑冤案证据剖析及其启示
被引:16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奋飞
[
1
,
2
]
机构
: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2]
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来源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
2013年
/ 27卷
/ 06期
关键词
:
美国;
死刑审判程序;
死刑冤案;
证据;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D971.2 [];
学科分类号
:
0301 ;
摘要
:
冤案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危害甚大。死刑冤案比其他冤案具有更为严重的危害性,因此,研究如何防范死刑冤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美国对冤案的已有研究对于中国死刑冤案乃至所有冤案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中国要实现对死刑的程序控制和死刑冤案的有效预防,需要从美国的死刑审判程序、为消除冤案的证据成因所采取的种种举措中汲取灵感,并从多方面建构和完善诉讼程序和司法制度。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美国刑事错案成因研究.[D].谢媛.西南大学.2011, 09
[2]
论美国检察官的起诉不当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国庆
.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12,
14
(01)
:89
-96
[3]
刑事庭审虚化的实证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何家弘
.
法学家,
2011,
(06)
:124
-136+177
[4]
论死刑案件的律师有效辩护制度
[J].
韩红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
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
韩红兴
;
刘传高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人民检察院
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
刘传高
.
法学杂志,
2011,
32
(10)
:74
-77+144
[5]
美国死刑案件审判程序的特色考察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海平
.
河北法学,
2011,
29
(05)
:174
-179
[6]
留有余地的判决——一种值得反思的司法裁判方式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瑞华
.
法学论坛,
2010,
25
(04)
:26
-32
[7]
论隔离式量刑程序改革——基于芜湖模式的分析
[J].
陈卫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陈卫东
.
法学家,
2010,
(02)
:1
-8+176
[8]
定罪与量刑的程序分离——中国刑事审判制度改革的另一种思路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瑞华
.
法学,
2008,
(06)
:40
-50
[9]
论美国死刑程序中的有效律师帮助问题*
[J].
张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刑一庭 上海
张栋
.
政治与法律,
2008,
(04)
:149
-153
[10]
刑事错案中的证据问题——实证研究与经济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何家弘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何然
.
政法论坛,
2008,
(02)
:3
-19
←
1
2
3
→
共 21 条
[1]
美国刑事错案成因研究.[D].谢媛.西南大学.2011, 09
[2]
论美国检察官的起诉不当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国庆
.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12,
14
(01)
:89
-96
[3]
刑事庭审虚化的实证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何家弘
.
法学家,
2011,
(06)
:124
-136+177
[4]
论死刑案件的律师有效辩护制度
[J].
韩红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
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
韩红兴
;
刘传高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人民检察院
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
刘传高
.
法学杂志,
2011,
32
(10)
:74
-77+144
[5]
美国死刑案件审判程序的特色考察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海平
.
河北法学,
2011,
29
(05)
:174
-179
[6]
留有余地的判决——一种值得反思的司法裁判方式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瑞华
.
法学论坛,
2010,
25
(04)
:26
-32
[7]
论隔离式量刑程序改革——基于芜湖模式的分析
[J].
陈卫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陈卫东
.
法学家,
2010,
(02)
:1
-8+176
[8]
定罪与量刑的程序分离——中国刑事审判制度改革的另一种思路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瑞华
.
法学,
2008,
(06)
:40
-50
[9]
论美国死刑程序中的有效律师帮助问题*
[J].
张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刑一庭 上海
张栋
.
政治与法律,
2008,
(04)
:149
-153
[10]
刑事错案中的证据问题——实证研究与经济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何家弘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何然
.
政法论坛,
2008,
(02)
:3
-19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