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区块链技术驱动下智能合约犯罪研究
被引:35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志华
机构
:
[1]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来源
:
中国刑事法杂志
|
2019年
/ 04期
关键词
:
区块链;
智能合约;
犯罪载体;
保障措施;
D O I
:
10.19430/j.cnki.3891.2019.04.007
中图分类号
: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
030104 ;
摘要
:
智能合约的信用体系存在助长新型网络犯罪生态系统的风险,与传统的网络犯罪系统相比,智能合约可以成为犯罪行为的完美载体。考虑到这种智能合同系统的易用性和隐蔽性,预计它不仅会刺激新的服务,而且会刺激新的犯罪形式。智能合约犯罪针对价值互联网,但是传统的信息互联网的定罪量刑的规则体系在智能合约犯罪中适用会遇到障碍。确认新生事物的法律属性,建立智能合约犯罪的罪名体系,以延长刑法打击的半径,防范新型价值网络犯罪生态系统的风险,为打击智能合约犯罪的行为创造保障。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102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网络语境中的共同犯罪与罪量要素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华伟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9,
(02)
:68
-86
[2]
“区块链+”时代比特币侵财犯罪研究
[J].
王熠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王熠珏
.
东方法学,
2019,
(03)
:149
-160
[3]
智能合约的构造与风险防治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延川
.
法学杂志,
2019,
40
(02)
:43
-51
[4]
信任,但需要验证:论区块链为何需要法律[J]. 凯文·沃巴赫,林少伟.东方法学. 2018(04)
[5]
监管科技:金融科技的监管挑战与维度建构
[J].
杨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未来法治研究院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未来法治研究院
杨东
.
中国社会科学,
2018,
(05)
:69
-91+205
[6]
区块链与未来法治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郑戈
.
东方法学,
2018,
(03)
:75
-86
[7]
网络服务提供者刑事责任的类型化思考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彩霞
.
法学,
2018,
(04)
:162
-172
[8]
我国网络犯罪发展及其立法、司法、理论应对的历史梳理
[J].
于志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
于志刚
;
吴尚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
吴尚聪
.
政治与法律,
2018,
(01)
:59
-78
[9]
新型网络犯罪认定中的规则判断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京平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7,
(06)
:3
-13
[10]
论网络时代刑法解释的限度
[J].
欧阳本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东南大学法学院
欧阳本祺
.
中国法学,
2017,
(03)
:164
-183
←
1
2
→
共 15 条
[1]
网络语境中的共同犯罪与罪量要素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华伟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9,
(02)
:68
-86
[2]
“区块链+”时代比特币侵财犯罪研究
[J].
王熠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王熠珏
.
东方法学,
2019,
(03)
:149
-160
[3]
智能合约的构造与风险防治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延川
.
法学杂志,
2019,
40
(02)
:43
-51
[4]
信任,但需要验证:论区块链为何需要法律[J]. 凯文·沃巴赫,林少伟.东方法学. 2018(04)
[5]
监管科技:金融科技的监管挑战与维度建构
[J].
杨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未来法治研究院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未来法治研究院
杨东
.
中国社会科学,
2018,
(05)
:69
-91+205
[6]
区块链与未来法治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郑戈
.
东方法学,
2018,
(03)
:75
-86
[7]
网络服务提供者刑事责任的类型化思考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彩霞
.
法学,
2018,
(04)
:162
-172
[8]
我国网络犯罪发展及其立法、司法、理论应对的历史梳理
[J].
于志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
于志刚
;
吴尚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
吴尚聪
.
政治与法律,
2018,
(01)
:59
-78
[9]
新型网络犯罪认定中的规则判断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京平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7,
(06)
:3
-13
[10]
论网络时代刑法解释的限度
[J].
欧阳本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东南大学法学院
欧阳本祺
.
中国法学,
2017,
(03)
:164
-183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