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第四系生物气运聚成藏的定量研究

被引:20
作者
李明诚 [1 ]
李剑 [2 ]
张凤敏 [2 ]
张英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三湖地区; 第四系; 游离相生物气; 同生圈闭; 有效排气量; 成藏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三湖地区第四系生物气在地下运聚的相态以游离气为主,约占生气量的70%以上,为该区直接形成游离相生物气藏提供了物质基础。生物气在地下的聚集成藏主要受控于同生圈闭,因此只有在下更新统K1同生背斜定型(距今1.35Ma)后排出和析出的游离气量才是可供聚集的有效排气量。压实水动力和浮力是游离气垂向运聚成藏的直接动力,可提供9.72×108m3/km2的有效气量;下渗水动力是含气水流侧向运移的动力,可提供1.08×108m3/km2的有效气量。根据运聚动力、运聚数量和聚集样式的分析,三湖地区第四系生物气可概括为"自生自储、以近源垂向运聚为主、受同生圈闭控制"的成藏模式。在此基础上预测该区第四系生物气的地质资源量为11210×108m3,三级储量为5604×108m3。
引用
收藏
页码:809 / 81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柴达木盆地七个泉组和第四系-新近系的分界 [J].
孙镇城 ;
乔子真 ;
景明昌 ;
张海泉 ;
孙乃达 ;
路艳丽 ;
王洪江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3) :422-432
[2]   生物气研究新进展与勘探策略 [J].
张水昌 ;
赵文智 ;
李先奇 ;
黄海平 ;
苏爱国 ;
帅燕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4) :90-96
[3]   柴达木盆地东部第四纪水文地质条件与生物气成藏 [J].
王明明 ;
李本亮 ;
魏国齐 ;
李景明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3, (04) :341-345
[4]   地层水含盐度对生物气运聚成藏的作用 [J].
李本亮 ;
王明明 ;
冉启贵 ;
彭秀丽 ;
张道伟 ;
王金鹏 .
天然气工业, 2003, (05) :16-20+138
[5]  
压实与流体运移[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真柄钦次著, 1981
[6]  
柴达木盆地盐湖[M]. 科学出版社 , 张彭熹等 著, 1987
[7]  
中国大中型气田概论[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康竹林等编著, 2000
[8]  
油气田水文地质学原理[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刘方槐,颜婉荪编著, 1991
[9]  
天然气资源评价[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李剑等著, 2004
[10]  
石油与天然气运移[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李明诚编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