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急流在副高西北侧连续性暴雨中的触发作用

被引:103
作者
顾清源 [1 ]
肖递祥 [1 ]
黄楚惠 [1 ]
师锐 [1 ]
陈茂强 [2 ]
机构
[1] 四川省气象台
[2] 四川省内江市气象局
关键词
低空急流; 副高; 暴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NCEP1°×1°再分析资料、常规高空及地面资料,对2008年9月22—26日四川盆地西北部连续性暴雨的形成机制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此次暴雨产生在副高异常强盛和强台风黑格比登陆西进的环流背景下,过程期间500hPa无低值系统影响,暴雨的主要触发系统是副高和台风外围持续强劲的东南风低空急流,持续的东南风低空急流为暴雨区输送了源源不断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急流最大风速出口区辐合及地形抬升为暴雨形成提供了辐合上升的动力条件,过程期间暴雨区位于一个稳定正环流的上升支中。另外,冷空气在此次过程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陕西中南部一次突发性大暴雨过程分析
    郭大梅
    许新田
    刘勇
    张小玲
    刘瑞芳
    [J]. 气象, 2008, (09) : 40 - 46
  • [2] 一次西南低涡特大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特征分析
    顾清源
    周春花
    青泉
    张驹
    [J]. 气象, 2008, (04) : 39 - 47
  • [3] 2007年梅雨锋降水的大尺度特征分析
    陶诗言
    卫捷
    张小玲
    [J]. 气象, 2008, (04) : 3 - 15
  • [4] 梅雨锋降水带中不同地域大暴雨成因的对比分析
    熊秋芬
    胡江林
    张耀存
    [J]. 气象, 2006, (07) : 72 - 80
  • [5] 一次强雷雨过程中对流参数对潜势预测影响的分析
    齐琳琳
    刘玉玲
    赵思雄
    [J]. 大气科学, 2005, (04) : 536 - 548
  • [6] 2004年7月10日北京暴雨的中尺度分析
    毛冬艳
    乔林
    陈涛
    杨克明
    [J]. 气象, 2005, (05) : 42 - 46+58
  • [7] 诱发泥石流灾害的四川盆地大暴雨过程分析
    郁淑华
    [J]. 气象, 2002, (08) : 30 - 33
  • [8] 低空急流在四川“9.18”大暴雨中的触发作用
    陈静
    李川
    谌贵珣
    [J]. 气象, 2002, (08) : 24 - 29
  • [9] 华东地区大范围热带气旋大暴雨的综合分析
    朱定真
    沈树勤
    李昕
    [J]. 气象科学, 1997, (03) : 298 - 306
  • [10] “雅安天漏”研究 Ⅲ:特征、物理量结构及其形成机制[J]. 曾庆存,宇如聪,彭贵康,柴复新.大气科学. 199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