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2 条
19世纪末黑龙江省的耕地覆盖重建
被引:18
作者:
张丽娟
[1
]
姜蓝齐
[1
]
张学珍
[2
]
张安康
[1
]
姜春艳
[1
]
机构:
[1] 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地理环境遥感监测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师范大学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黑龙江省;
耕地覆盖;
19世纪末;
垦殖倾向指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揭示过去100年尺度上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是认识人类活动对气候和环境影响的基础。本文在充分吸收既有成果的基础上,利用历史文献中的县(府、州、厅)级耕地面积记录,通过构建综合聚落、地形和水系信息的垦殖倾向指数模型,在1 km×1 km像元尺度上重建了黑龙江省19世纪末的耕地覆盖,并与基于卫星遥感反演的2009年的耕地覆盖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黑龙江省19世纪末的耕地总面积为25397.00 km2,主要分布于中南部,其中在海伦市、巴彦县、五常市、呼兰区、双城市、望奎县有集中分布;2009年的耕地面积为163808.70 km2,广布于西南部、中南部和东北部。20世纪期间,黑龙江省耕地面积增加了138411.70 km2,与之对应,垦殖率由5.60%增加至36.20%,增幅为30.6%。这意味着,20世纪农业开垦改变了黑龙江省30.6%的自然地表性质,其中,大约60962.00 km2(约占新增耕地的44.00%)来自对森林的开垦,这部分新增耕地主要出现在东北部和西部边缘地区。本文的重建结果为进一步研究20世纪农业垦殖的气候、生态和环境效应提供了高分辨率的基础数据。
引用
收藏
页码:448 / 458
页数:11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