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延长组中下部古物源与沉积体空间配置

被引:36
作者
王世虎 [1 ]
焦养泉 [1 ]
吴立群 [1 ]
刘显阳 [2 ]
杜金良 [2 ]
黄锦绣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2] 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物源分析;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查明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延长组沉积体系的分布格局等问题,以上三叠统延长组中下部为目标,通过常规矿物成分分析、重矿物特征研究、古水流测量、砂分散体系制图和古地貌恢复等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的物源及源区母岩性质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受到4个物源的影响,古物源与沉积体系具有良好的空间配置关系:西北部的汝箕沟朵体受阿拉善古陆物源区控制,它对研究区影响最大;石沟驿朵体的物源来自大罗山逆冲席隆起;东部的鄂托克旗朵体和定边朵体则受到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物源的控制.四大物源区的母岩性质具有差异,其中西部的阿拉善古陆物源区和大罗山逆冲席物源区的母岩以变质岩为主,还有一定量的花岗岩和沉积岩;而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物源则以花岗岩和变质岩为主.沉积物源的研究有助于油气勘探的部署.
引用
收藏
页码:201 / 20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边界的确定及其地球动力学背景 [J].
白云来 ;
王新民 ;
刘化清 ;
李天顺 .
地质学报, 2006, (06) :792-813
[2]   周家湾地区前侏罗纪古地貌恢复及油气富集规律 [J].
郭少斌 ;
孙绍寒 .
地球科学, 2006, (03) :372-377
[3]   陇东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早中期物源分析与沉积体系 [J].
郭艳琴 ;
李文厚 ;
胡友洲 ;
庞日轩 ;
张宝平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6, (01) :1-4
[4]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晚三叠世原型盆地恢复及其改造演化 [J].
赵文智 ;
王新民 ;
郭彦如 ;
刘化清 ;
白云来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6, (01) :6-13
[5]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部)中生代构造属性 [J].
刘池洋 ;
赵红格 ;
王锋 ;
陈洪 .
地质学报, 2005, (06) :737-747
[6]   从贺兰山区的三叠-侏罗系论国内前陆盆地的研究 [J].
苏春乾 ;
杨兴科 ;
刘继庆 ;
张忠义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4, (04) :318-326
[7]   物源分析方法及研究进展 [J].
赵红格 ;
刘池洋 .
沉积学报, 2003, (03) :409-415
[8]   重矿物在盆地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J].
和钟铧 ;
刘招君 ;
张峰 .
地质科技情报, 2001, (04) :29-32
[9]   裂变径迹分析及其在沉积盆地研究中的应用 [J].
周祖翼 ;
廖宗廷 ;
杨凤丽 ;
傅强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1, (03) :332-337
[10]   沉积盆地物质来源综合研究——以南堡老第三纪亚断陷盆地为例 [J].
焦养泉 ;
李珍 ;
周海民 .
岩相古地理, 1998, 18 (05) :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