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贺兰山区的三叠-侏罗系论国内前陆盆地的研究

被引:36
作者
苏春乾
杨兴科
刘继庆
张忠义
机构
[1]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前陆盆地; 贺兰山; 阿拉善地块; 地层序列; 地层等厚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4.5 [中生代(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我国前陆盆地研究中 ,谨防泛前陆盆地化 ,进一步准确理解其概念和涵义 ,了解国外典型前陆盆地的特征是必要的。同时 ,应加强对我国中西部“中国型盆地”的研究。贺兰山山脉主体部分主要由三叠侏罗纪沉积地层组成。西到阿拉善地块 ,东至鄂尔多斯盆地 ,三叠侏罗纪地层单元为纸坊组、延长群、延安组、直罗组和安定组。贺兰山隆升的时间应在中生代末期—新生代 ;地层序列表现出的特征是水由浅变深 ;岩屑成分和古流向玫瑰花图显示其物源来自北部贺兰山群 ;表现盆地形状和深度的地层等厚线也不是终止于山脉东侧 ,而是一直延续到了阿拉善地块上 ;主要逆冲断裂的逆冲方向在东侧是向西 ,在西侧是向东。以上特征均表明它与前陆盆地的特征和标志不符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 ,至少是西缘中北部不是前陆盆地
引用
收藏
页码:318 / 32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 [1] 中国中西部两期前陆盆地的形成及其控气作用
    贾承造
    魏国齐
    李本亮
    肖安成
    冉启贵
    [J]. 石油学报, 2003, (02) : 13 - 17
  • [2]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和南缘古生代前陆盆地及中央古隆起成因与油气分布
    解国爱
    张庆龙
    郭令智
    [J]. 石油学报, 2003, (02) : 18 - 23+29
  • [3] 前陆盆地研究进展
    伍杨洋
    冯军
    [J]. 新疆石油地质, 2003, (01) : 87 - 91+0
  • [4] 前陆盆地及其确定和研究
    刘池洋
    赵红格
    杨兴科
    王锋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2, (04) : 307 - 313
  • [5] 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油气分布与勘探方向
    张光亚
    薛良清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1) : 1 - 5+9
  • [6] 中国中西部类前陆盆地与典型前陆盆地类比及其油气勘探前景
    雷振宇
    何登发
    张朝军
    [J]. 地球学报, 2001, (02) : 169 - 174
  • [7] 中国中西部中、新生代前陆盆地与挤压造山带耦合分析
    刘和甫
    汪泽成
    熊保贤
    李永林
    刘立群
    张建珍
    [J]. 地学前缘, 2000, (03) : 55 - 72
  • [8] 中国中西部类前陆盆地特征及含油气性
    杨明慧
    刘池洋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0, (01) : 46 - 49
  • [9] 前陆盆地研究进展综述
    谭富文
    罗建宁
    [J]. 四川地质学报, 1999, (03) : 193 - 199
  • [10] 中亚与中国西北地区陷落型前陆盆地的构造样式及成因分析
    车自成
    罗金海
    刘良
    [J]. 地球学报, 1998, (03) : 2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