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缺血合并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脑组织的病理改变

被引:8
作者
张振强 [1 ]
宋军营 [1 ]
贾亚泉 [1 ]
李澎涛 [2 ]
潘彦舒 [2 ]
机构
[1] 河南中医学院
[2]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关键词
组织构建; 组织构建实验造模; 高脂血症; 单纯脑缺血; 基础性病变; 脑组织; 病理学分析; 脑缺血; TTC染色; 苏木精-伊红染色; 部级基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89.2 [脂肪代谢障碍]; R743 [脑血管疾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背景:大多数脑缺血是在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基础病变条件下发生的。因此,构建高脂血症复合脑缺血大鼠模型,研究基础性病变对脑缺血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目的:观察高脂血症复合脑缺血大鼠模型脑组织病理学改变,及其高脂血症病理因素对脑缺血的影响。方法:实验以高脂饲料喂养大鼠制备高脂血症大鼠模型,然后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 3,7 d,采用 TTC 染色的方法,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缺血部位体积,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缺血边缘区组织病理学改变,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缺血边缘区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结果与结论:TTC 染色结果显示高脂+脑缺血 7 d 组大鼠的脑缺血部位体积明显减小。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所有脑缺血模型都呈典型的缺血性改变,脑缺血 7 d 的小胶质细胞数量比 3 d 的明显减少,高脂+脑缺血7d 相对于 3 d 的变化更明显。超微结构显示所有脑缺血模型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核膜皱缩,线粒体嵴基本完全消失,内皮细胞线粒体减少,神经突触的突触小泡大部分溶解,缺血 7 d,尤其是高脂+脑缺血 7 d 的上述损伤减轻,神经元变性、坏死减少,线粒体损伤恢复,线粒体嵴也明显增多,神经突触的突触小泡明显恢复。说明高脂血症促进了脑缺血损伤的恢复,其原因可能是高脂血症因素激活了体内某种保护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5981 / 598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高脂血症合并脑缺血对模型大鼠炎症因子的影响 [J].
张振强 ;
贾亚泉 ;
宋军营 ;
李澎涛 ;
潘彦舒 ;
王丛笑 ;
吕欢欢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3, (08) :183-187
[2]  
Buyang Huanwu Decoction fraction protects against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by attenuating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 and cellular apoptosis[J]. Yulian Jin,Liuyi Dong,Changqing Wu,Jiang Qin,Sheng Li,Chunyan Wang,Xu Shao,Dake Huang.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2013(03)
[3]   高脂血症大鼠模型脑组织病理分析 [J].
张振强 ;
李澎涛 ;
潘彦舒 ;
宋军营 ;
贾亚泉 .
河南中医, 2012, (08) :988-992
[4]   小胶质细胞与脑缺血关系的研究进展 [J].
泰文娇 ;
叶旋 ;
鲍秀琦 ;
王晓良 ;
张丹 .
药学学报, 2012, (03) :346-353+258
[5]  
天棘软胶囊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体内抗氧化系统和血管内皮系统的保护作用研究[J]. 马海英,陈锦瑶,张立实.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06)
[6]   脑动脉硬化大鼠模型的试制及药物干预 [J].
徐重白 ;
丁亚军 ;
石磊 ;
沈明勤 .
实用老年医学, 2008, 22 (06) :425-428+440
[7]   珍菊降压片对高脂血症兔内皮功能的改善作用 [J].
侯旭敏 ;
倪唤春 ;
罗心平 ;
施海明 ;
范维琥 .
中西医结合学报, 2004, (02) :111-114
[9]   高血脂对血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J].
金永娟 ;
李宏妹 ;
朱文云 ;
马丽 ;
邢海燕 .
中国微循环, 2002, (01) :22-24
[10]   剪切力对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形态学的影响 [J].
胡金麟 ;
宋欣 ;
李向红 .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00, (03) :247-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