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心态研究30年:回顾与展望

被引:23
作者
王俊秀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关键词
社会心态; 社会治理; 社会心理建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6 [社会心理、社会行为];
学科分类号
040203 ;
摘要
1986年中国的社会心态研究开始出现,到2016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986年到1995年的起步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从1996年到2005年的积累阶段,第三个阶段是从2006年开始至今的崛起阶段。经过30年的发展,社会心态的研究范式基本形成,社会心态定位于转型社会下社会心理的宏观研究。社会心态的基本理论资源来自经典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以及当代的社会表征理论、社会认同理论和共享现实理论等。目前社会心态的概念和结构具有一定共识,但对于结构和机制的探讨还远未完成。未来社会心态的研究走向将以当下的社会治理为研究对象,在学科发展上将从关注社会转型到关注社会发展,也就是迈向一种发展的社会心理学。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6+158 +15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1 条
  • [11] 社会心理建设是创新社会治理的基础[N]. 王俊秀.光明日报. 2015 (011)
  • [12] 中国社会学年鉴[Z].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2006
  • [13] 中国社会学年鉴[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2016
  • [14] 2020 : 走向全面小康社会[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李培林, 2015
  • [15] 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王俊秀, 2015
  • [16] 当代中国社会心态研究[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杨宜音, 2013
  • [17] 社会心态理论[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王俊秀, 2013
  • [18] 中国人的心态历程[M]. 科学出版社 , 何云峰等著, 2003
  • [19] 大转折时期的社会心态[M]. 浙江人民出版社 , 马守良主编, 1996
  • [20] 社会心态形成的心理机制及效应
    杨宜音
    [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4 (06) : 2 - 7+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