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近纪哺乳动物群的演化与青藏高原隆升的关系

被引:19
作者
邓涛 [1 ,2 ,3 ]
王晓鸣 [1 ,4 ]
王世骐 [1 ,2 ]
李强 [1 ,2 ]
侯素宽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3]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4] 美国洛杉矶自然历史博物馆古脊椎动物学部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地理区系; 新生代; 西藏; 陆地生态系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15 [古动物学];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0709 ; 070903 ; 070904 ;
摘要
新近纪哺乳动物的起源、辐射、扩散、绝灭等方面反映了气候环境的重大变化,晚新生代青藏高原的形成对东亚地区哺乳动物的演化具有直接而深远的影响。高原的隆升使自然环境发生改变,环境的变化又导致动物组成和分布的分异,以及动物对环境适应性的调整。中国新近纪哺乳动物化石研究的结果不仅表明哺乳动物群的组成和特征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而且中国还是一些代表性门类的起源扩散中心,也是哺乳动物洲际迁徙的关键通道。青藏高原新近纪晚期的哺乳动物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在随之而来的第四纪冰期中这些寒冷适应性动物获得了优势地位,由此成为现代动物地理区系和多样性的基础。通过以点带面的综合研究,将能够全面地认识新近纪动物地理区系对重大气候事件的响应,更准确地判断青藏高原隆升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407 / 41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生物古地理、分子分异时间及化石纪录:古中华貂在内蒙古阿巴嘎旗晚中新世宝格达乌拉组的新材料(英文) [J].
王晓鸣 ;
曾志杰 ;
竹内哲二 .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12, 50 (03) :293-307
[2]  
Discovery of a Late Miocene mammalian fauna from Siziwang Banner,Inner Mongolia,and its paleozoogeographical significance[J]. DENG Tao1*, LIANG Zhong1,2, WANG ShiQi1, HOU SuKuan1,3 & LI Qiang1 1 Key Laboratory of Evolutionary Systematics of Vertebrates, Institute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and Paleoanthrop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4, China;2 China Geological Library, Beijing 100083, China;3 Graduate University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Chine
[3]   内蒙古上新世高特格地点的仓鼠化石(英文) [J].
李强 .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10, 48 (03) :247-261
[4]   泥河湾盆地上新世生物地层序列与环境 [J].
李强 ;
郑绍华 ;
蔡保全 .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08, (03) :210-232
[5]   黑犀(奇蹄目,犀科)化石在中国的首次发现 [J].
邓涛 ;
邱占祥 .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07, (04) :287-306
[6]   中国首次发现恐象化石 [J].
邱占祥 ;
王伴月 ;
李虹 ;
邓涛 ;
孙燕 .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07, (04) :261-277
[7]   内蒙古中部新近纪动物群的演替与生物年代(英文) [J].
邱铸鼎 ;
王晓鸣 ;
李强 .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06, (02) :164-181
[8]  
Evolution of Chinese mammalian faunal regions and elevation of the Qinghai-Xizang (Tibet) Plateau[J]. QIU Zhuding & LI Chuankui Institute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and Paleoanthrop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4, China.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 2005(08)
[9]  
First discovery of Promimomys (Arvicolidae) in East Asia[J]. JIN Changzhu & ZHANG Yingqi Institute of Vertebrate Palaeontology and Palaeoanthrop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44,China.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5(04)
[10]  
Evolution of Chinese Neogene Rhinocerotidae and Its Response to Climatic Variations[J]. W.DOWNS.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