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下的“清洁美丽世界”构建——兼论“澜湄环境共同体”建设
被引:13
作者
:
卢光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大学周边外交研究中心、国际关系研究院
云南大学周边外交研究中心、国际关系研究院
卢光盛
[
1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吴波汛
[
2
]
机构
:
[1]
云南大学周边外交研究中心、国际关系研究院
[2]
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
来源
:
国际展望
|
2019年
/ 11卷
/ 02期
关键词
:
人类命运共同体;
清洁美丽世界;
澜湄国家环境共同体;
D O I
:
10.13851/j.cnki.gjzw.201902004
中图分类号
:
X22 [环境与发展];
D814.1 [区域性组织和会议];
学科分类号
:
083001 ;
030207 ;
摘要
:
"清洁美丽世界"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一环,它既是对工业文明发展模式的反思,也蕴含了对未来人类发展方向的思考。当前环境恶化、气候变暖、能源短缺等问题不断凸显,全球环境治理体系面临领导力缺失、治理碎片化等问题。在此背景下,中国提出清洁美丽世界的愿景和中国方案,标志着中国将在更广、更深层面介入全球环境治理,并运用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开拓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清洁美丽世界可从中国周边起步,从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环境共同体建设先行示范,对全球环境共同体乃至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进行有益探索。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83+151 +151-152
页数:22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非国家行为体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网络化发展:模式、动因及影响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昕蕾
.
国际论坛,
2018,
20
(02)
:17
-26+76
[2]
“天人相分”观与荀子正义思想的误区
[J].
王四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四达
;
赵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赵威
.
哲学研究,
2017,
(09)
:38
-47
[3]
多元共生:中美气候合作的全球治理观创新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康晓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6,
(07)
:34
-57+157
[4]
欧盟气候话语权建构及对中国的借鉴
[J].
柳思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
柳思思
.
德国研究,
2016,
31
(02)
:32
-43+130
[5]
生态文明建设的“浅绿”与“深绿”——基于环境经济学和环境政治学的解读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垣
.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15,
(06)
:20
-25
[6]
温室气体历史排放责任的技术分析
[J].
刘昌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候中心
国家气候中心
刘昌义
;
潘家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
国家气候中心
潘家华
;
陈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
国家气候中心
陈迎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何为
;
戴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国家气候中心
戴玲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
(04)
:11
-18
[7]
欧盟气候政策的利益导向及对中国的启示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何延昆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孙振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侯小波
.
生态经济,
2013,
(08)
:155
-160
[8]
生态现代化理论:回顾与展望
[J].
郇庆治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大学环境政治研究所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郇庆治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马丁耶内克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0,
(01)
:175
-179
[9]
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
[J].
钱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钱穆
.
中国文化,
1991,
(01)
:93
-96
[10]
从周边起步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N]. 卢光盛,黎亚洲.学习时报. 2017 (002)
←
1
2
→
共 14 条
[1]
非国家行为体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网络化发展:模式、动因及影响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昕蕾
.
国际论坛,
2018,
20
(02)
:17
-26+76
[2]
“天人相分”观与荀子正义思想的误区
[J].
王四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四达
;
赵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赵威
.
哲学研究,
2017,
(09)
:38
-47
[3]
多元共生:中美气候合作的全球治理观创新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康晓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6,
(07)
:34
-57+157
[4]
欧盟气候话语权建构及对中国的借鉴
[J].
柳思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
柳思思
.
德国研究,
2016,
31
(02)
:32
-43+130
[5]
生态文明建设的“浅绿”与“深绿”——基于环境经济学和环境政治学的解读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垣
.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15,
(06)
:20
-25
[6]
温室气体历史排放责任的技术分析
[J].
刘昌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候中心
国家气候中心
刘昌义
;
潘家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
国家气候中心
潘家华
;
陈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
国家气候中心
陈迎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何为
;
戴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国家气候中心
戴玲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
(04)
:11
-18
[7]
欧盟气候政策的利益导向及对中国的启示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何延昆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孙振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侯小波
.
生态经济,
2013,
(08)
:155
-160
[8]
生态现代化理论:回顾与展望
[J].
郇庆治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大学环境政治研究所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郇庆治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马丁耶内克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0,
(01)
:175
-179
[9]
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
[J].
钱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钱穆
.
中国文化,
1991,
(01)
:93
-96
[10]
从周边起步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N]. 卢光盛,黎亚洲.学习时报. 2017 (002)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