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邻水华蓥山大峡谷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体系及地学意义

被引:13
作者
罗培 [1 ,2 ]
秦子晗 [2 ]
孙传敏 [1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
关键词
华蓥山大峡谷地质公园; 地质遗迹及资源体系; 地学意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42 [中国自然地理];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摘要
华蓥山大峡谷地质公园是以峡谷、构造和岩溶地貌为代表的风景地貌类地质公园。本文以华蓥山大峡谷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为基础,以川东褶皱带构造单元、川东平行岭谷地貌单元和上扬子地层分区的部分地层区域为研究视角,构建华蓥山大峡谷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体系——包括地质(体、层)剖面、古生物活动遗迹、地貌景观、水体景观以及环境地质遗迹5个大类、15个类共100多处地质遗迹景点;通过对各类地质遗迹的特征进行分析,对前人研究进行总结,探讨了地质公园地质遗迹重要的地学意义。研究表明,华蓥山大峡谷地质遗迹在地质构造、地层、岩溶学、水文地质学以及地貌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738 / 74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川东地区长兴组白云岩储层成因与成岩系统 [J].
党录瑞 ;
郑荣才 ;
郑超 ;
文其兵 ;
陈守春 ;
廖军 .
天然气工业, 2011, 31 (11) :47-52+123
[2]   川东地区华蓥山海相三叠系不同类型岩石对海水信息的保存性评估 [J].
胡作维 ;
黄思静 ;
魏文文 ;
刘辉伦 ;
刘涛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11, 30 (02) :208-214
[3]   地质遗产的概念及其分类体系 [J].
许涛 ;
孙洪艳 ;
田明中 .
地球学报, 2011, 32 (02) :211-216
[4]   川东嘉陵江组-雷口坡组层序岩相古地理 [J].
林良彪 ;
陈洪德 ;
朱利东 ;
徐胜林 ;
钟怡江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7 (04) :446-451
[5]  
Structural Analysis of the Multi-layer Detachment Folding in Eastern Sichuan Province[J]. WANG Zongxiu~(1,*),ZHANG Jin~2,LI Tao~2,XIE Guoai~3 and MA Zongjin~2 1 Institute of Geomechanism,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Beijing 100081 2 Intitute of Geology,China Seismological Administration,Beijing 100029 3 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s,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93.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2010(03)
[6]   川东“侏罗山式”褶皱的数值模拟及成因探讨 [J].
张必龙 ;
朱光 ;
胡召齐 ;
向必伟 ;
张力 ;
陈印 .
地质论评, 2009, 55 (05) :701-711
[7]   地质遗迹分类学及其应用 [J].
赵汀 ;
赵逊 .
地球学报, 2009, 30 (03) :309-324
[8]   川东“侏罗山式”褶皱带形成时代:不整合面的证据 [J].
胡召齐 ;
朱光 ;
刘国生 ;
张必龙 .
地质论评, 2009, 55 (01) :32-42
[9]   渝东构造样式分析与成因解析 [J].
徐政语 ;
李大成 ;
卢文忠 ;
林舸 ;
刘池阳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4, (01) :15-22
[10]   华南及邻区有序变形及其动力学初探 [J].
冯向阳 ;
孟宪刚 ;
邵兆刚 ;
王建平 ;
朱大岗 .
地球学报, 2003, (02) :115-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