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化碳减排目标对区域产业部门经济与碳减排的影响

被引:9
作者
翁智雄 [1 ]
马忠玉 [1 ,2 ]
葛察忠 [3 ]
程翠云 [3 ]
杜艳春 [3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
[2] 国家信息中心
[3]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关键词
碳减排; 产业影响; 区域间差异; CGE模型; 广西壮族自治区;
D O I
10.13198/j.issn.1001-6929.2019.03.25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0202 ; 020202 ;
摘要
碳减排目标是实现减排任务的重要保障.为探讨差异化减排目标对区域产业部门经济与碳减排的影响,以在我国具有特定区位条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和经济发展现状(相对较为落后)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主要研究区域,构建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我国其他地区〔除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外的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但不含港澳台地区,下同〕在内的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设定P55C65、P75C65、P65C55、P65C65、P65C75("P"表示广西壮族自治区,"C"表示我国其他地区,"55""65""75"分别表示碳减排目标依次为55%、65%、75%)和基准情景(无减排目标),研究区域间宏观经济和微观产业部门指标之间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①无差异情景(P65C65)下,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林牧渔业2030年的产值为741. 17×108元,比基准情景下降0. 19%;我国其他地区电子设备制造业的产值为33 457. 49×108元,比基准情景下降2. 00%.对广西壮族自治区碳排放贡献较大的产业部门主要为食品制造业、金属冶炼及压延业和服务业,而我国其他地区碳排放主要受电力热力生产的影响.②差异化情景下,这两个区域的金属冶炼及压延部门受减排约束影响均较明显.相比无差异情景,P75C65情景下,广西壮族自治区2030年金属冶炼及压延部门的出口总值和省际输出分别降至17. 55×108和186. 32×108元,分别下降了6. 80%和1. 65%;本地供应和产出分别降至358. 72×108和562. 59×108元,分别下降了1. 85%和1. 95%;金属冶炼及压延部门碳排放降至4 997×104t,下降了12. 79%.而我国其他地区2030年P75C65情景下,金属冶炼及压延部门的出口总值、省际输出、本地供应和产出则分别上升了0. 05%、2. 06%、0. 06%和0. 06%,分别增至1 283. 24×108、28. 25×108、26 598. 95×108和27 910. 43×108元,该部门的碳排放上升了0. 05%,增至82 927×104t.尽管碳减排目标能有效降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碳排放,但也会给其产业部门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该区域的出口、省际输出、本地供应和产出不仅受自身减排目标的影响,也受到我国其他地区减排目标的约束.建议在落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减排任务时,也要实施差异化减排目标,发展当地的优势产业.
引用
收藏
页码:1264 / 127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基于LMDI模型和Q型聚类的中国城镇生活碳排放因素分解分析 [J].
王雅楠 ;
谢艳琦 ;
谢丽琴 ;
陈伟 .
环境科学研究, 2019, 32 (04) :539-546
[2]   《巴黎协定》中我国能源和气候政策目标:综合评估与政策选择 [J].
莫建雷 ;
段宏波 ;
范英 ;
汪寿阳 .
经济研究, 2018, 53 (09) :168-181
[3]   山西省CO2排放影响因素研究及情景分析 [J].
余明成 ;
徐占军 ;
余健 .
环境科学研究, 2018, 31 (08) :1357-1365
[4]   十三五规划"节能减排"目标实现路径研究 [J].
韩中合 ;
祁超 ;
刘明浩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8, (03) :23-27
[5]   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中的煤炭需求 [J].
林伯强 ;
吴微 .
中国社会科学, 2018, (02) :141-161+207
[6]   全球气候治理的国际合作进程、挑战与中国行动 [J].
翁智雄 ;
马忠玉 .
环境保护, 2017, (15) :61-67
[7]   我国玉米进口的依赖性及来源分析——基于Armington模型 [J].
张哲晰 ;
穆月英 .
国际经贸探索, 2016, 32 (10) :16-25
[8]   “十三五”规划碳减排目标下碳交易机制的博弈分析 [J].
李薇 ;
董艳艳 ;
卢晗 ;
黄奎 ;
王振宇 .
中国环境科学, 2016, (09) :2857-2864
[9]   我国中部六省CO2排放动态变化趋势 [J].
郭莹 ;
李进华 ;
夏东坡 ;
孙丙华 .
环境科学研究, 2016, 29 (09) :1279-1287
[10]   中国省域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分解研究 [J].
程纪华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 26 (01) :2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