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1 条
重庆市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时空格局分异
被引:21
作者:

文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城建学院

鲁春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城建学院
机构:
[1] 河南城建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碳排放;
时空差异;
重庆市;
D O I:
10.13869/j.cnki.rswc.2016.04.033
中图分类号:
X24 [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1204 ;
083306 ;
0903 ;
摘要:
运用文献分析法、归纳总结法、统计分析法测算了重庆市12a来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碳排放,分析了变化特征并对其时空差异类型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1)重庆市碳汇大于碳源,碳排放总量表现为碳吸收,1997—2008年碳吸收能力在波动中呈下降趋势,到2008年重庆市总碳吸收量为14 570.85万t;(2)各类用地中,林地为主要的碳汇,建设用地为主要的碳源,建设用地碳排放增长幅度最快,年增长率为9.89%,应控制碳排放的快速增长;(3)地均建设用地碳排放和单位产值碳排放强度较高,碳排放强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4)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受多种因素限制,能源消耗是碳排放主体;(5)40个区县的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在空间分布上存在较大差异,应实施差别化的碳减排调控策略,引导城市低碳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257 / 262+268
+26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及其低碳管理研究进展
[J].
韩骥
;
周翔
;
象伟宁
.
生态学报,
2016, 36 (04)
:1152-1161

韩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
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2]
中国土地利用碳排放及其空间关联
[J].
孙赫
;
梁红梅
;
常学礼
;
崔青春
;
陶云
.
经济地理,
2015, 35 (03)
:154-162

孙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鲁东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

梁红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鲁东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

常学礼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鲁东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

崔青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鲁东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

陶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鲁东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
[3]
基于土地利用的哈尔滨市2004~2012年碳排放强度变化分析
[J].
周嘉
;
杨琳
;
董美娜
;
姜丽丽
;
王颖
;
臧淑英
.
地理科学,
2015, 35 (03)
:322-327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地理环境遥感监测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师范大学 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地理环境遥感监测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师范大学

董美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地理环境遥感监测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师范大学 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地理环境遥感监测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师范大学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4]
中国省级区域碳源汇空间格局研究
[J].
鲁丰先
;
张艳
;
秦耀辰
;
陈真玲
;
王光辉
.
地理科学进展,
2013, 32 (12)
:1751-1759

鲁丰先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张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阳师范学院环境科学与旅游学院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秦耀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陈真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王光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
南京大学土地利用碳排放研究进展
[J].
赵荣钦
;
陈志刚
;
黄贤金
;
钟太洋
;
揣小伟
;
赖力
;
张墨逸
.
地理科学,
2012, 32 (12)
:1473-1480

赵荣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陈志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南京大学人文地理研究中心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赖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南京大学人文地理研究中心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7]
中国不同产业空间的碳排放强度与碳足迹分析
[J].
赵荣钦
;
黄贤金
;
钟太洋
.
地理学报,
2010, 65 (09)
:1048-1057

赵荣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黄贤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钟太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8]
基于能源消费的江苏省土地利用碳排放与碳足迹
[J].
赵荣钦
;
黄贤金
.
地理研究,
2010, 29 (09)
:1639-1649

赵荣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黄贤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9]
区域规划土地利用结构的相对碳效率评价
[J].
王佳丽
;
黄贤金
;
郑泽庆
.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07)
:302-306

王佳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江苏省土地开发整理技术工程中心
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江苏省土地开发整理技术工程中心

黄贤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江苏省土地开发整理技术工程中心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江苏省土地开发整理技术工程中心

郑泽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江苏省土地开发整理技术工程中心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江苏省土地开发整理技术工程中心
[10]
江苏省碳排放现状及因素分解实证分析
[J].
赵欣
;
龙如银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07)
:25-30

赵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