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中小流域地下水硝态氮的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17
作者
陈克亮 [1 ]
朱晓东 [1 ]
朱波 [2 ]
王向华 [1 ]
蔡邦成 [1 ]
机构
[1]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小流域; 地下水; 硝态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32 [水质监测];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2002年4月至2003年4月对川中丘陵区小流域地下水中氮素各种形态的监测分析,研究了该流域地下水硝态氮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川中小流域地下水硝态氮污染特征与流域降水的季节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污染强度约从6月开始上升,一直持续到10月,集中在降雨丰富的时段。夏季3个月(6月—8月)是地下水硝态氮污染的高发季节,这与年雨量的60%集中于该季节而降水多以暴雨形式出现有关。小流域地下水硝态氮污染强度中以小流域上部为最高,明显高于该流域的中下部。小流域上部的塘边井样点地下水硝态氮浓度平均达11.26mg·L-1,最高值达14.23mg·L-1,超过WHO所规定的生活饮用水NO-3-N浓度上限的42.3%;小流域中下部地下水硝态氮的污染水平相对较小,以张飞井为最低,平均浓度仅为1.03mg·L-1。小流域地下水中氮素存在形态以NO3--N为主,平均占97.6%,最高达99.4%。
引用
收藏
页码:1060 / 106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北京市平原农区深层地下水硝态氮污染状况研究 [J].
刘宏斌 ;
张云贵 ;
李志宏 ;
张维理 ;
林葆 .
土壤学报, 2005, (03) :411-418
[2]   紫色土丘陵区典型小流域水体N、P含量及其环境特征 [J].
高美荣 ;
朱波 ;
陈克亮 ;
李庆召 .
地球科学进展, 2004, (S1) :487-490
[3]   地下水NO3-污染的原位微生态修复技术试验研究 [J].
张胜 ;
张云 ;
张凤娥 ;
荆继红 ;
侯宏冰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4, (06) :1223-1227
[4]   地下水氮污染机理分析及治理措施 [J].
乔光建 ;
张均玲 ;
唐俊智 .
水资源保护, 2004, (03) :9-12+69
[5]   川中丘陵区农田养分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J].
张锡洲 ;
周建新 ;
李廷轩 ;
杨玉国 ;
张仁绥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4, (02) :84-87+132
[6]   成都平原农区地下水中NO3--N含量变化规律研究 [J].
赵燮京 ;
赵小蓉 ;
王昌桃 .
土壤学报, 2004, (01) :56-60
[7]   川中丘陵区小流域非点源氮污染特征——以中国科学院盐亭紫色土农业生态试验站小流域为例 [J].
陈克亮 ;
方琳 ;
朱波 ;
杨学春 ;
李庆召 .
西南农业学报, 2003, (S1) :116-121
[8]   农田土壤硝酸盐积累与淋失研究进展 [J].
张庆忠 ;
陈欣 ;
沈善敏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2) :233-238
[9]   中国科学院盐亭紫色土农业生态试验站建站20周年回顾 [J].
张先婉 ;
朱波 ;
蒋明富 .
山地学报, 2001, (S1) :1-3
[10]   紫色土集水区氮素收支状况与平衡分析 [J].
彭奎 ;
朱波 ;
Kazuko Abe ;
游翔 .
山地学报, 2001, (S1) :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