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裁决中的“顺推法”与“逆推法”

被引:77
作者
王彬
机构
[1] 南开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法条主义; 后果主义; 法律解释; 法律论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6.2 [法院];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两则案情相似的案例展现出风格迥异的审判思路,法条主义的审判采取一种先解释后演绎的"顺推"模式,而后果主义的审判则采取先对后果进行预测再评价的"逆推"模式。法条主义的审判以存在唯一的法律解释结论和价值共识为前提,在疑难案件的裁决中,这种裁判思维遭遇法律解释的难题和价值衡量的困境;后果主义作为一种结果导向的法律思维,区别于现实主义的价值司法和目的论的法律论证,须经受可预测性、可行性和可欲性的批判性检验才能成立。要实现司法裁判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不能将两种裁判思维绝对对立,需要将两者结合起来。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88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法律人思维中的规范隐退 [J].
陈金钊 .
中国法学, 2012, (01) :5-18
[3]  
我主审的首例人质状告银行案[J]. 邢丽华,乔学慧.法律与生活. 2010(18)
[4]   经营者场所安全责任的合理边界 [J].
汤啸天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4, (03) :121-128
[5]  
理性实践法律[M]. 法律出版社 , 张青波, 2012
[6]  
不确定状态下的裁判[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美) 沃缪勒 (Vermeule, 2011
[7]  
法·理性·商谈[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德) 阿列克西, 2011
[8]  
法律中的模糊性[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英) 恩迪科特, 2010
[9]  
美国实用工具主义法学[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美) 萨默斯, 2010
[10]  
法官如何思考[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理查德·波斯纳(Richard A. Posner)著,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