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斑川鲽家系建立及遗传效应分析

被引:2
作者
田永胜 [1 ,2 ]
李祥孔 [1 ,3 ]
段会敏 [1 ,4 ]
李洪 [1 ,4 ]
宋莉妮 [1 ,4 ]
陈张帆 [1 ]
唐江 [1 ,4 ]
王波 [5 ]
孙宗哲 [6 ]
机构
[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
[2]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
[3] 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4]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5]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6] 蓬莱市宗哲水产养殖公司
关键词
星斑川鲽; 选择育种; 遗传力; 加性效应; 显性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17.4 [水产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908 ;
摘要
星斑川鲽是优良的鲆鲽鱼类种质之一,在鲆鲽鱼类养殖产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研究初次收集了分布于山东半岛的4个养殖群体(日照、胶南、威海和蓬莱)的350尾亲鱼,分别测量了100尾雌雄亲鱼的体长和体质量,拟合了雌雄性亲鱼体质量和体长幂函数关系,分别为:y=0.034 2x2.843 6(R2=0.565)和y=0.075 9x2.533 4(R2=0.753 8)。利用其中成熟的55尾雄鱼和46尾雌鱼进行人工繁殖,雌鱼平均产卵次数为4.39次、雄鱼产精次数为2.36次。其中25个杂交组合繁殖成功,建立了29个半同胞和全同胞家系。在家系生长到150d时,对1 640尾鱼苗体质量、全长、体长和体宽4个性状进行测量。利用最小范数二次无偏估计法(MINQUE)对以上性状的方差组分进行估计,利用"加-显性"模型对生长性状遗传力进行估计,采用线性无偏预测法(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LUP)预测亲本的加性和显性遗传效应。结果显示:4个性状的遗传相关系数为0.809~0.999(P<0.01)。体质量、全长、体长和体宽4个性状的加性、显性方差分量都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狭义遗传率为0.311~0.444(P<0.01),广义遗传率为0.377~0.525(P<0.01)。加性遗传效应预测显示:31个亲本中的6个在4个性状上同时具有极显著的正向效应(P<0.01),10个亲本具有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的负向效应。显性随机效应预测显示:25个杂交组合中6个具极显著正向效应(P<0.01),8个具有极显著负向效应(P<0.01)。研究结果首次为星斑川鲽家系建立和优良苗种培育筛选出了优良的亲本和杂交组合,同时为星斑川鲽的选择育种提供了丰富的遗传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3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大规格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收获期主要生长性状显性效应的遗传分析 [J].
户国 ;
谷伟 ;
孙鹏 ;
白庆利 ;
王炳谦 .
海洋与湖沼, 2015, (04) :922-927
[2]   牙鲆选育F3代家系的建立及遗传效应分析 [J].
田永胜 ;
陈红林 ;
齐文山 ;
姜静 ;
张英平 ;
刘万军 ;
李宝玉 ;
刘寿堂 ;
孙德强 ;
陈松林 .
海洋学报, 2015, 37 (04) :40-51
[3]   “鲆优1号”牙鲆和亲本群体的表型及遗传性状变异分析 [J].
田永胜 ;
齐文山 ;
姜静 ;
王磊 ;
张英平 ;
刘万军 ;
陈红林 ;
陈松林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14, 36 (06) :75-86
[4]   32个大黄鱼家系早期阶段生长性状比较及遗传参数估计 [J].
韦信键 ;
刘贤德 ;
王志勇 .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18 (05) :321-328
[5]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耐高温品系选育及耐温性能评估 [J].
马爱军 ;
黄智慧 ;
王新安 ;
郭黎 ;
雷霁霖 ;
杨志 ;
曲江波 .
海洋与湖沼, 2012, 43 (04) :797-804
[6]  
Estimates of genetic and phenotypic parameters for weight and length in Paralichthys olivaceus(Temminck et Schlegel).[J]..Acta Oceanologica Sinica.2011, 06
[7]   星斑川鲽自交F1和杂交F1代免疫相关酶的初步分析(摘要)(英文) [J].
郑明刚 ;
仝颜丽 ;
王玲 ;
焉翠蔚 ;
刘峰 ;
王波 ;
刘振华 .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0, 11 (07) :168-170
[8]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选育家系的构建和培育技术研究 [J].
马爱军 ;
王新安 ;
薛宝贵 ;
黄智慧 ;
杨志 ;
曲江波 .
海洋与湖沼, 2010, 41 (03) :301-306
[9]   大黄鱼40日龄体长和体重遗传力估计 [J].
王晓清 ;
王志勇 ;
何湘蓉 .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15 (01) :7-10
[10]   三个牙鲆育种群体亲本效应及遗传参数估计 [J].
田永胜 ;
徐田军 ;
陈松林 ;
邓寒 ;
王磊 ;
季相山 ;
丁浩 ;
武鹏飞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9, 31 (06) :119-128